巴黎车展内外趣观
● 巴黎车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巴黎车展选在首都巴黎绝对是明智之举,尤其对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的访客是一举多得的美差,巴黎诱惑游客的去处实在不胜枚举,抱有各种兴趣目的来此的游客都可以从巴黎之行中尽兴而归,凭借其历史文化、人文风情、气候地理、商业与交通配套上的优势,巴黎是座举办各类国际性大型展览活动的理想之地。去年据说来巴黎的游客数量高达7500万人次,位居城市旅游世界第一。巴黎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近千所,光挑卢浮宫这一家来走马观花也得溜达一整天,夜晚登上塞纳河上的观光游船徜徉吃喝一番足以撑满3小时,听说上海浦江夜游费时不到一个钟头就草草收兵,刚够从容吃顿快餐,估计黄浦江上值得船客观景的只有外滩和陆家嘴那段前后约2公里的精彩航段,外地游客绝不会为其余的沿江乏味的单调板楼多付船费的,不会150年上海滩开埠之初那是巴黎已经是繁花似锦的欧洲“花都”了,一百年来的几次“世博”留下的楼堂馆所风韵犹在,所以巴黎积厚的“祖产”至今庇荫着当地多少万人的生计钱袋,包括依附在各景点靠贩卖“山寨”杂货谋生、时不时受到当地“城管”驱赶的大批非裔“流民”。
法国引为自豪的艺术宫殿—巴黎歌剧院的内外景,赏心悦目,门票不贵(9欧)。
但巴黎车展举办的场馆地处闹市内,利弊参半,懂得如何搭公交轨道车的参观者就能很方便地到达离场馆出入口30米远的公交站台,头天媒体日一早搭租赁大巴向场馆进发,越近目的地越堵,一如在老国展中心开办北京车展时的东、北三环路上的堵况;当傍晚撤离时看到在出口候车点上等候不见出租车踪影的排长队人群,庆幸我们跳上有轨电车迅速撤离“散场”之地是果断之举。搞清巴黎的公共交通工具就能方便与低成本地渗透到市区各个角落。主办方力荐观众搭乘公交工具来此观展。
夜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夜景甚美,白天看就象一堆锈迹斑斑的大型脚手架。
死耗子撞到活猫上:不慎拍砸待删的照片却无意间展露印象派的风格。
● 巴黎车展老而弥新
这次参观完巴黎车展总算是笔者凑齐了“经典”五家顶级国际车展的观访,要论“大”,北京与上海车展的规模起码能挤掉东京和日内瓦车展,但现在还不到谈论北京、上海车展能否与法兰克福和巴黎车展相媲美的时候。对“老五“一家家看过来,虽然法兰克福车展与巴黎车展有序交错举办,都是当年最牛的国际性顶级车展,但依然是法兰克福车展给人震撼力最强,因为有世界上产销量最大的四大豪华品牌车企和一家欧洲最大的车企扎根于此,底气最足;巴黎车展要比精致丰满的日内瓦车展气势上要恢宏得多,与法兰克福车展的气派相比稍逊,巴黎车展毕竟从1898年始办,横跨三个世纪之久,上一届的观展人数高达150万人,从100个国家来了13000名记者。这等车展的气派程度取决于两大主要因素,主办国的国家汽车工业整体实力,还有就是本国汽车市场容量;欧洲最大的两个国家—法国和德国两头均沾,奠定了他们在全球行业中的地位,日内瓦车展纯属是个两头都不沾另当别论的异类。
天下乌鸦一般黑,汽车闹的大都市通病。
巴黎正在觉醒,公租自行车系统正在不断完善,服务网点逐渐增多,与杭州有一拼。
巴黎车展年过整百,倒没有冒出任何老态龙钟的迹象,反倒越发与时俱进,甚至还有很时尚的噱头,比如现在车展盛况通过下载专门的应用软件可以在iPhone和iPad上实时浏览。场馆内外的公共设施完整与环境清洁,令人惬意。巴黎车展还是些令人郁闷之处,几个场馆之间穿梭有些不便,信息公告牌上只有法文一种文字标示,似乎主要展给法国人或原法属殖民地人看的,哪些馆有那些品牌参展也不标注,让不懂法文的外国观客抓瞎,靠抬头看场馆外墙上拉扯的品牌LOGO布帘做个大致判断,那也不完全靠谱,只有先浏览过车展官网才能不会陷于信息被动。这种对本国语言的极端自尊自恋的确做过头了,到了个别有法英双语标示的立牌,法文字体总要比英文字体大一号,英文在法国的处境就象个受气包,不就是二百年前英法曾有过几次打打杀杀,法国吃过大亏,代代忌恨至今。法式服务的精致也许只体现在法式大餐上了。
供外国记者试车的雪铁龙最新款C4车队,国产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我们亲眼目睹,巴黎商业区最有名的老佛爷百货商店,因底层某出口有个购物退税办理点,所有购过物的亚洲裔购客都云集在此办理退税,场面拥挤不堪,撒尿排队到走廊的尾队能与蜿蜒的退税队“接龙”,腿脚疲乏的老少逮着有台阶的就蹲坐,起身留下一张张垫臀废纸,有几分难民庇护所的摸样,而购客大都手里拎着耳熟能详的LV、Gucci等国际大牌的购物纸袋,场面极似国内火车站和长途车站,堂堂世界上最早最堂皇的百货店充斥着杂乱拥堵的人群、散落的一地废纸、连片的盛满高级商品大纸袋,构成一幅奇特的图景,有时店家也看着添堵,把坐在犄角旮旯或楼梯台阶上刚给店家贡献了大把欧元的购客轰赶到门外街边,店家也不想点辙改善服务环境和流程,光顾着甩货点钱了,高档商品的购物体验却很低档,也非全怨店家,谁让大批亚洲的自投罗网的购物者趋之若鹜。笔者随团进店,不堪忍受这种“车马店”的氛围,走几十米后就赶紧撤离乱哄哄之地,宁可去花9欧元溜达进附近的辉煌精美的巴黎歌剧院。在浦东的丽思·卡尔顿合楼的购物商城其实要比老佛爷气派得多.
● 法国车只能在巴黎车展看全
各大国际顶级车展还都有“本乡本土”个性,巴黎车展绝对是法国车企最重视和最投入的车展,正象法兰克福车展是德国车企阳气最盛之地,北美车展是美国车企最霸气的场所。由于法国车企与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同行相比,确实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一点,所以巴黎车展绝对是观看法国车企的最“全味”之地,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比如在北美车展上法国三大品牌全都销声匿迹,但仍能但到德国和日本车企的大排场。
巴黎车展作为法国三大汽车品牌诞生地的“主场”,雪铁龙、标致和雷诺的展台占据的场馆位置也较好,这三家品牌的展区都扎堆在一起,“抱团取暖”,充分显示了法国汽车工业的产品技术的整体状况。雪铁龙和标致的展台在造型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法式设计的华丽、优雅风格和想象力,雷诺展台估计要与紧挨着的日产展台风格协调起来,相对显得风格淡雅一些,不能尽情挥洒法式设计的芬芳。如果在北京、上海车展上雪铁龙和标致把在巴黎车展上玩过的那一整套路数照搬过来,视觉效果和品牌效应绝对能上一个高台阶,至少能起到使国内观众刮目相看的成效。另外,在中国两大车展上自主品牌应尽量“扎堆”展示,让国内外的观众清晰和完整地看到自主品牌的整体实力和发展进步,但本土车企更愿意想与奔驰、宝马品牌或更高的超级豪华车品牌展台为邻,借光吸气,似乎自家的发亮要借别家的反光,唯恐同类扎堆就会被观众看成“第三世界”,这也是本土车企不自信的潜意识流露。
巴黎戴高乐机场附近的雪铁龙藏车馆,收集全了从1919~2009年间出品350辆藏车
从这届巴黎车展可以看出,PSA的两大品牌旗下的全系车型在近几年中已经基本摆脱“纯法式”的造型设计理念,更多地考虑到全球市场的普适性因素,在保持法式领先的设计理念和传统优势时还要兼顾到别国汽车消费文化差异化背景下的市场因素,适当做出巧妙的平衡与适度的妥协。从本届车展雪铁龙发布的全新C4、DS4和全新标致508来看,PSA的主流车系的设计风格清醒地在法式风格和国际口味之间做了较好的平衡,如果不久后国产,其造型风格不必再做过多修改就能满足国内汽车主流消费者的口味,法系车的底盘与操控性的水平基本是不输于德系车的,只是德系车更大张旗鼓地宣扬动力与传动技术上的显性优势,而法系车的底盘与操控上的隐性优势不太好直接形象化的表述,神龙公司以往所引进国内的车系齐全性、替换速度和造型口味与德系车有距离,影响到法系车的占有率。从近年来PSA两大品牌旗下的车系新品不断强力推出,相应神龙公司的产品力也同步开始逐年上台阶,按照神龙公司最新发布的5A计划,5年中12款新车的推进力度将会极大提升神龙公司的市占率。估计神龙引进的新一轮PSA车系在中国市场的突破口会先赢在令人耳目一新的造型设计上。
观察一下巴黎车展,有一个与国内车展不同的现象,欧洲最大的几家车企展台都不把自己的旗舰或顶级车型放在显著位置,雪铁龙旗舰轿车C6放在一个不起眼的区间,标致的旗舰轿车607没撞见,雷诺因大力主推新款旗舰轿车Latitude(纬度)的缘故,而大众的顶级轿车辉腾也没怎么显眼看到,说明欧洲车企对欧洲消费者的品牌推广并不靠提拉其旗舰车来说事,比如对雪铁龙C1的目标顾客灌输其C6的高档性似乎过于做作和矫情,也许欧洲消费者更加理性和门清,有一说一的朴实攻略更能奏效。而在中国的车展上,车企一定得把旗舰车型当做品牌“牌楼”与门面撑在显眼之处, 庇护罩着下面的小弟小妹车型。
电动两轮概念车时髦又扎眼
前几年当油电混合动力车风头正键时,丰田、本田迎风招展,欧洲与北美车企只有当陪衬的角色;而现今电动车甚嚣尘上,轮到西风渐进,欧洲车企充当了急先锋。其中缘由十分复杂,但可以肯定,电动车未来大规模商品化的市场基础一定是建立在各种小型车平台上,这正是欧洲车企最擅长的产品领域。另外欧洲的发电结构也是最丰富和多元的,不管是核能、风能还是其他清洁能源,欧洲都是走在世界前列,具备了这两种优势再向电动车过渡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而不是汽车排气管仅仅消失在火电厂的大烟囱管里。在本届巴黎车展之前的其他国际车展上,奔驰和宝马等已经推出了纯电动样车,不过谨慎地回避直接用自己的品牌,而是借腹怀胎用旗下的子品牌Mini和Smart对市场作试探,但在本届巴黎车展上宝马与奔驰没炒Mini和Smart电动概念车的冷饭,倒是起亚新推出外观设计很标新立异的三座、四轮电动概念车,这款名字好记的起亚Pop有别于Mini、Smart和丰田iQ等族类。
在本届巴黎车展上,最有趣和抢眼的是把电动车的概念强化和延展到了两轮车上,宝马继续用旗下Mini品牌炮制电动两轮概念车,以此抗衡老对头戴姆勒奔驰旗下Smart电动两轮概念车。Mini两轮车的马达可嵌装进后轮里做驱动,可用任何民用电插座充电。Mini Scooter不但借用了Mini四轮车诸多可爱的设计元素,而且从设计上添加了充满谐趣的时髦概念,比如专配的苹果牌显示终端应用了Google地图可定位附近其他的同类骑车车,并开发一种好玩的功能,两车相遇时车前大灯会互相自动闪烁一下,以示招呼;车商还设置一个手机搁槽,开车时手机可兼做GPS导航仪、音乐播放器等,车头头盔里安有蓝牙装置可通话。因此这类电动两轮车具有外观设计摩登,新颖IT装备齐全等特质,极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与中国巨量生产的廉价电动自行车的路子分道扬镳。装有锂离子电池的Smart Scooter据称续航里程能达到65英里,一次充电足够在城里开上几天了。9年前第一代这类Scooter(速可达)面世时,在欧美街头上曾是回头率很高的宠儿,频遭路人围观,车速20公里的电动单车居然在美国卖到了4950美元,现在能顶中国的十几辆电动自行车了。
● 欧洲电动车真“开壶”了?
光看本届巴黎车展上欧洲车企们对电动车的蠢蠢欲动,还是不能猜透究竟这些车企的如意算盘,就象今年初北美车展上“插电”成风,现在全球各大车企越来越象政治投机分子,迫于一些政府环保与节能政策的多变、财政补贴的收放、油价的离奇升降而见风使舵。作为欧洲最大的车企,大众汽车在本届巴黎车展上没有大张旗鼓地捣腾电动车概念,而大众已在今年北京车展上高调表明要在2018年成为电动车领域市场领导者。由此推断,大众汽车对欧洲市场的未来电动车前景有自己的判断。由于未来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产品技术线路有太大的不确定性,跨国车企们只得在各条技术线路上都下赌注,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主流市场需求趋势。从这几年国际几大车展此起彼伏的主题亮点纷闪,如从替代燃料、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挨次粉墨登场,越来越让人理不清头绪,到底5年后、10年后什么是各区域市场的主流驱动技术?
如果说欧洲车企在推出这些四轮电动概念车还有点在玩虚的,反而这次纷纷推出两轮电动概念车倒象玩实的,因为有许多家欧洲车企一百多年前不是做马车的就是造两轮自行车的,自行车在欧洲的普及使用香火从未间断,近年来大有越烧越旺之势,经济萧条反而助长了对最环保、无能耗、可健身、无税收的自行车消费刺激,如果设计足够酷和有长续航里程的锂离子电动两轮车适时推出,就能迎合欧洲市场新一轮的消费趋势。也许欧洲车企推出四轮电动车是秀给政府看的,但两轮电动车一定是给广大百姓饱眼福的。也许国内的时尚达人们会争先驾驶最新潮的Mini和Smart电动两轮车在社会秀场抛头露面。
从国外的传统五大国际车展看过来,各家都有自己的地域和区域特色,所谓国际潮流那只是一个传说,因为世界汽车市场目前基本有“四极”(北美、欧洲、日韩、中国)所分割,相对来说中国市场的“兼容度”最大,有容乃大,实际上就是本土品牌势力远不能抵御外来品牌的全面涌入。其实北京、上海的两大国际车展的“国际化”程度应是最高的,因为本土品牌还未承担起本土市场的中流砥柱,结果中国市场率先进入“世界大同”。
波罗的海岸边的歪脖子树:看过《山楂树之恋》后,凡是歪树看着都拟似山楂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