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成“显规则”,干部子女是“近水楼台”?
文/赵化鲁
网友发帖称“温州市龙湾区安排干部子女就业”。记者联系发帖人,见到“温龙人劳[2003]8号”文件,文件名为《关于考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女的补充规定》,规定“高校在读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女可列为这次报考对象”。(浙江在线 1月8日报道)
时隔7年,一档陈年老账被翻出,招致网友热议。发帖者手上的文件,不仅明确说明招录人员均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女”,还列了一份名单。这份名单非常详细,包括领导干部的姓名、职位,他们的子女的姓名、学历和联系方式等。这些领导干部的单位,几乎囊括了龙湾区政府主要的职能部门。一些文化程度只有“职高和中专”的干部子女竟然也被安排进了事业编制单位。
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新近还曝出省委书记微服求职因年龄太大被拒的新闻,温州龙湾的“招考门”,无异于火上浇油,燃起公众心中的愤懑,在情理之中。走后门,偷偷摸摸安排子女亲属到事业单位就职的事,早已有之,只不过属于暗箱操作,见不得阳光。而今网友爆料,“潜规则”堂而皇之地上了政府部门的红头文件,而且是由龙湾区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局和监察局联合发文,龙湾区人事劳动局还专门向区政府申请划拨考录专项经费,请示报告上写着:“报考总人数为60人,经测算,总费用需18000元。”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某些部门的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利,当成私有财产,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而是绞尽脑汁为子女。受利益驱使,大肆将公权拍卖。河北武安的那位教育局长,批发调令不是已经绳之以法了吗?温州龙湾区发文件招录领导干部子女就业,公然上演了一幕公权谋私丑剧。
干部子女入事业单位,出身平民家的孩子活该待岗吗?难道“龙生龙,凤生凤”,干部位置可以世袭?如此“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现象,败坏了党风,损害了政府部门形象,让某些见不得人的“潜规则”成为“显规则”,幕后的主使,岂能逍遥法外?愿相关部门深究此事,看看事件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尽快给广大群众一个恰如其分的交待。
2010-1-9晨,豆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