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的怕与爱


    2009年的最后几天,我一直在看读者给《IT时报》发来的邮件,它们捎来了天南地北对本报热忱的新年祝福,这让我在上海阴冷的冬天感到暖意融融。

    许多读者都在来信中表示欣赏本报“犀利的批评报道”,“因为坦诚,我们相信你们”。对一家媒体来说,还有什么比读者的信任更难得的呢?在新年的元旦,突然很想和这些相信我们的读者朋友说些什么。

    《IT时报》的宗旨是“与信息产业共繁荣,和数字城市共成长”,既然是共同繁荣,《IT时报》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去揭示和批评一些问题?引用中国新闻界一位颇受尊敬的女人胡舒立的话:“啄木鸟永远在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我们对IT业的批评,不是心怀恶意或者哗众取宠,恰恰是出于对这个产业的尊崇与热爱。

    过去的一年,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我们曾经曝光的现象都得以改变。本报曾经独家披露上海地铁部门向电信运营商开出“天价”进场费,进而在8号线屏蔽手机信号。该调查引起上海各大媒体的跟进报道。8号线最终恢复手机通信,上海市政府随后出台规定:今后将由物价部门统一规定移动基站进场费,任何单位不能擅自开出“天价”,从制度上保障了市民在公共区域的通信权。

    本报也曾经连续报道税务部门及相关企业在税控电脑的推行中,对中小企业存在硬性搭售等不规范行为。该报道一方面在中小企业中得到强烈的共鸣,另一方面许多读者朋友都来关切地询问:你们怎么敢批评政府部门的管理?然而实际情况是,有关部门给本报打来电话,感谢本报指出问题,并开始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严格杜绝税控电脑搭售现象。这让我们看到,一个政府部门勇于自纠的气度与服务民生的责任。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政府部门,我们的批评报道才可能对改变现实起到一些作用。

    我们所有的批评都是希望有关部门、企业或者人员能通过解决问题求得良性发展,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内心未尝没有纠结。去年本报曾披露南方某家IT企业涉嫌为黄色网站服务,该企业一再要求本报更正致歉,当本报搜集核实所有证据后,该企业的律师说:“这家企业也许存在个别员工的不当行为,但你们知不知道一家企业的创办有多不容易,现在你们一篇报道出来,就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打击。”那一刻,我们内心默然,我们能想象到这家企业承受的压力,但作为给公众知情权的媒体,我们必须如实报道。

    就在几周前,中国“轻公司”的代表企业PPG彻底倒闭,而将近两年前,当PPG风光无限时,正是本报全国首家对PPG展开深入调查,全面揭示了这家明星企业背后存在的种种问题,随即引发了全国媒体对PPG的密集曝光。我们的初衷,只是希望这家具有样板意义的企业能改进隐患健康发展,然而事态的发展未如人愿,PPG的倒闭,也让我们心怀戚戚。

    作为一家以推进IT产业繁荣为己任的媒体,每当看到曝光的问题被解决,我们都满心喜悦;而每当看到一些问题被漠视、被掩盖、被纵容,甚至压垮企业时,我们都心怀忧虑。这就是我们的怕与爱。媒体不是想象中那么无力,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强大,它对世道人心的影响就在一念之间。但不管怎么样,既然读者选择了相信我们,《IT时报》将坚持自己的原则,给产业刺激性,给读者知情权,做一份坦诚的报纸。

    2010,我们一如既往,祝所有读者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