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雪剂应当尽量少用


             应当制止滥用融雪剂的现象

                  文/马跃成
     2010的第一天晚上,北京下了场小雪,2号夜间开始下大雪,大雪延续到3号,又下了一整天。北京被大雪覆盖这是多少年都少见的景象,这给不少喜欢雪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喜和快乐。
     但是下雪后,由于天冻路滑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以前,每次下雪后,都是各单位的人出来铲雪,实行门前三包,公交车站都是撒些炉渣之类的东西防滑。
     这些年不太能看到铲雪的人了,一般都是政府方面在夜间就出来撒融雪剂了,融雪剂这个东西效果一般比较好。下雪后不久马路上的雪就没有了,这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但是,在撒融雪剂的过程中,也常常能看到过量撒和烂撒的现象。比如说元月2号那天,只是一场小雪,到下午的时候,路面基本上没有积雪了,一些边边角角的积雪也不是很多。
     当时,我就看到两个清扫工提着桶子、端着簸箕反反复复地往一堆无关紧要的雪面上撒融雪剂。其实只要我们注意一下就能看到路边、人行过街天桥上面总是散落着一片一片的融雪颗粒。雪可能早就没了,可是融雪剂还在,这可能也是最可悲的。
     过量使用融雪剂,不但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还会污染环境、破坏路面和植被,所以使用融雪剂也应当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
     3号的大雪,据说又使用了上千吨的融雪剂,但是融雪效果并不是很好,大多数的城市街道依然被污雪覆盖,看来融雪剂对付积雪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上千吨的融雪剂撒下去后,融雪剂虽然看不到了,但是积雪还在,这就是最最可悲的了。
     现在街面上的积雪还不少,一时半时还不会轻易地退出去,真担心有关部门可能下定决心,使用更多的融雪剂打一场积雪狙击战,再在北京城内投下成千上万吨的融雪剂。咳!这岂不是让我们不再为雪发愁,却开始为融雪剂担忧。
     使用融雪剂即要讲科学,也要本着节约的原则,能少用尽量少用,或者只在关键的地方使用,不要遍布整个城市地到处都撒,这种太方便的东西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已经进入低碳社会,就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

               
     天桥上残留的融雪剂



   踏步确实需要防滑,但是是不是过头了



    融雪剂成堆了,要不收回去再用?



    要把这些雪都化掉,北京需要多少融雪剂?



     早晨的北京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