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渠路地王调整像是宋思明的翻版
文/马跃成
电视剧《蜗居》虽然被停播,但是《蜗居》的真实谁也否定不了。电视剧中虽然有几个开发商像小丑似的蹦来蹦去,但是不管是拆迁还是征地都是在幕后老板宋思明的主意。
电视中有个情节是讲一块公园地的拍卖故事,由于公园占地面积较大,以及规划中关于建筑类别和建筑高度的限制,这块在市中心的土地成了土地拍卖市场上的鸡肋,开发商们都不愿意涉足。
后来宋思明给那个开发商哥们点拨一番,如何低价买进,然后如何改变土地性质,如何巧用公园为自己的项目增加卖点,又如何调整公园用地范围。按照宋思明的计划一个市内公园,最后给老头、老太太们留块打太极拳的地方也就行了。
宋思明玩的多高?
现实中,北京去年刚拍卖的广渠路地王有出现类似调整规划的可能。 新年刚过,广渠路15号“地王”调整规划方案对外公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该公示称,广渠路15号“地王”获得者方兴地产向市规划委申请控规调整,公示通知强调是“在建筑规模不变的前提下”调整15号地的规划,其中最高的建筑控制高度拟将由80米调整到100米;该项目西北侧的A4-1地块,建筑控制高度拟由60米调整为80米;。
什么是建筑规模不变?该公示还说,在用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该项目配建的体育公园位置和形状也有所调整。难道这就是规模不变?明明增加了很多吗,还说没变。
莫非这是在玩中汉字游戏?
不过搞这种名堂,这也不是第一次,当年的广渠路36号地王,城开国际就是以9500元/平方米的竞标房价一举击败众多对手,但是现在的房价据说已经接近2万了,承诺有啥用?开发商和政府部门的关系竟然这么样的不可告人。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的市场房价长了这么多,如果还卖9500元/平米,那么便宜的房子卖给谁?会不会让腐败分子们都搞走?会不会为争房源发生控制不了的情况?
既然是商品房,当然要按照市场规则走,但是开发商征地的承诺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呀,难道当时的承诺都是对付老百姓玩的?这对当时参加竞买的其他开发商而言都是不公平的。
如果大家知道承诺就像放屁一样,弄不好会有人报出比9500元低的多的房价来,因为那只是个幌子吗?
实际上解决这种问题,并不麻烦,只要本着实事求是,该怎着就怎么着的原则,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受住时代和历史考验的原则,如果总是基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原则,而不是仅仅为开发商服务的原则。有关部门一定有办法把事情办的很好,并且,项目进展会很快。
只要有一颗为了人民的红心,就不用担心办不出让人民高兴地事情来。比如可以把项目转成两限房项目,也可以省出部分房子做保障房。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按照市场卖房子,但是比9500元多出的那部分全部由政府收走,用作廉租房建设。因为这本来就不是属于开发商的收入,现在到了开发商手里,那就是非法所得。
有了上次楼房售价的上涨调整,这次在提出房屋高度调整就显得不是什么事了。
《蜗居》里的开发商在拆迁之前,也贴出过公示、公告,不过那是在半夜里贴出去的,半夜里贴出本来也没啥大不了的,关键是人家在贴出去之后,照几张像有了已经公示的证据之后,在天亮之前就匆匆撕掉了。
广渠路地王的这次调整规划的公示,是贴给谁看的?现在一个真正的业主也没有,如果贴在围墙里面只有几个民工和保安员看的到,如果贴在围墙外面,让路人能提什么意见?
2009年6月30日,中化方兴公司以40.6亿元的高价力挫SOHO中国、保利地产等竞争对手,获得该地块。剔除1.5万平方米廉租房用地及一所学校和一个体育公园用地,这一地块的楼面均价高达每平方米1.624万元,创下当时北京土地交易单价、楼面价之最。
按照东四环已经进入所谓的“四万元”时代的情况,中化方兴公司的利益大的很呀!有什么必要多盖那么几层房子?莫非中化方兴实际测算的房价根本就到不了原来的预期?他们是严重看跌楼市了?要不为啥提出这等让有关部门为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