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怎样成为火柴盒收藏者的?


 

毛泽东是怎样成为火柴盒收藏者的?

 

○许石林

 

一位山东老人很生气,跑到报社将一个小店投诉了——这位老人是一位有40年收藏经验和丰富积累的火柴盒收藏者,且十分着迷,迷到什么地步?他在青岛一个小店买火柴盒,发现这个小店竟然公开销售印着什么“流氓合格证”、“偷情许可证”、“处男证”、“泡妞许可证”等粗俗字样的火柴盒!这可把老人气坏了,这不是精神污染吗?生气的老人跑到报社,将这个小店连同小店所在那个大楼一起投诉了。

报社接到老人投诉,不敢怠慢,派记者直奔那个小店,现场查看表明:老人投诉属实。记者蹲守半日,发现好奇的人不少,购买者寥寥。于是找到工商部门,得出市场管理混乱的结论,工商部门应允将严肃查处。

想必工商部门一定是严肃查处了。也想必经查处了以后不久,小店慢慢地又开卖了,再想必老人如果再发现还会更加气愤地再投诉,再再想必老人投诉几次,工商部门也查处几次后,老人就没有精力投诉了,或者快给气死了。

这种火柴盒子我在桂林阳朔看见过。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火柴盒收藏事件:收藏者的激烈反应,很值得玩味:按说收藏以居奇为上,收藏者巴不得收到错币、错版、禁品等等,这位老人却自觉维护社会文化环境,实在天真可爱。想必老人对当今嬉皮文化中的“恶搞”不太熟悉,其实将那些有点粗俗的东西经过了嬉皮恶搞之后,已经不是在传播粗俗了,反而有一种调侃和批评的意味——您真相信世界上有、或者有关部门颁发什么“流氓合格证”、“偷情许可证”、“处男证”、“泡妞许可证”吗?您也真相信别人会相信这些东西有效吗?您不觉得将这些东西印在火柴盒上——火柴已经不是当今主要的取火工具,更多的是玩具,因此,恰恰是在调侃恶搞这些东西吗?

所以,火柴盒收藏不仅在收藏藏品上凝结着的社会历史信息,收藏本身也饱含历史信息。

世界上收藏火柴盒及火柴盒贴纸最多的,大概要数日本收藏家吉泽见一,他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收藏了世界上32个国家的66万个火柴盒子!

香港歌星黎明小时候收藏火柴盒,对收藏上瘾了,长大了、唱歌了、演戏了、挣钱了,就收藏各种箱包——这是真正的“玩大了”!

很多人不知道,毛泽东无意中成了火柴盒收藏者,他收藏的是北京火柴厂生产的仙鹤牌火柴盒——毛泽东烟瘾特大,每天抽烟用去很多根火柴,他擦火柴与别人不同,别人一般都是用火柴在磷片上随意一擦,而他是轻轻地在磷片边上一擦。往往,他的火柴用完了,火柴盒子上的磷片还好好的,为此他舍不得扔掉,就留着,让人弄点散装火柴装在里面继续用。据说有一个新到的工作人员,将他用空的火柴盒清理卫生时扔掉了,他批评这个工作人员不节约,于是就形成了习惯:毛主席的空火柴盒不能扔!就这样,无意中,毛泽东成了一个火柴盒收藏者。毛泽东去世后,部分遗物送给韶山了,其中就包括这些火柴盒。

收藏带给人的乐趣的确无穷!火柴盒收藏是个小收藏,但里面的名堂却很大。

 

                                                              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