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会想起一段往事。
载2011.3.11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0/2010-03-11/34413.shtml
华夏作家网2010.3.11转载http://www.hxzjw.com/view2.aspx?id=000258
山西出版传媒网20140.3.11转载http://www.sxpmg.com/2010/0311/11531.html
二十多年前,我在长江南岸的一个小县城里教书,那是一所重点中学。我所在那个班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大都在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工作。在当时物质比较紧缺的年月,总有家长主动地询问我需要什么,或者直接送上点东西。我那时是单身汉一个,因此,许多东西对我没多大用处,譬如水产部门的鱼呀,粮食部门的票证什么的。倒是有不少成家的同事有求于我,碍于情面,我也有向家长开口的时候。家长也把能为老师做点事作为一种快乐,似乎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成绩便能得到进步,生活起居便有个依靠。他们的孩子,因为家人的地位,也因为与老师的这层关系,脸上总是洋溢着某种得意的神情。而那些来自农村的孩子,每次看到那些西装革履的家长出现在老师的寝室,总是默默地显露出一种复杂的神情。我当然看在了眼里,也想在了心里。但是,我实在推辞不下必不可少的应酬。面对许多家长的礼品,我逐渐学会了巧妙地推辞掉。
我所在的教室和寝室之间只有几十步之遥。有一天,我从寝室出来正准备去上课,只见门边站着一位四十出头的农妇,手扶一大捆甘蔗。她的身边,站着我的一位学生,那是一位瘦小的农村女孩。她和妈妈畏缩地站在门旁,见我出来,立刻叫住了我。因为上课铃正响着,她妈妈来不及和我多说话,就把一捆甘蔗放在了我的房间。随后,妈妈慌慌忙忙和我道别,女孩也飞快地跑向教室……
下课了,我回到寝室,看到了那捆甘蔗,心里有些发酸。因为我知道,她们家离学校很远,得转两道车才能到县城。进了城,她的妈妈还得背着甘蔗走几公里远的路程。我很想给学生说清楚,老师我真的不在意这些,你、还有其他同学,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可是,我能这样说吗?这捆甘蔗,让我感动,也让我困惑。这是位上进心极强的女孩,我想,她是不是在和其他同学相比,怕输在了对老师的感情上?或者,根本就是我误解了她对老师一片纯洁的感情!不管怎样,我都无法把甘蔗和礼品联系在一起,我感到,那纯粹是一种礼品之外的东西。对于我的学生,尤其这种从农村来的学生,我因此总是怀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多年以后,我从教育战线转到了行政部门。那一捆甘蔗,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久久不能消失。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了一名中学生的家长,除了和老师作一些交流外,没有特意去给他们送过一次礼品。不是我不尊重老师,只是我觉得这实在与尊重无关。我也时常想起那捆甘蔗,想起自己曾经的感受,生怕孩子的心灵因此蒙上一层阴影。现在,我不知道老师是否也和我当年一样的心情,是否会怪罪于我。
老师,人世间的确有许多感情比物质本身要宝贵得多。就象那捆甘蔗,会让我咀嚼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