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普通百姓有房住政府责无旁贷
刘纯银
2009年以来,一些城市房价涨幅过快,甚至失于理性,几近疯狂,不少群众只能望房兴叹。就连一部有关房价的电视剧——《蜗居》也倍受关注。正如专家评论所说:这部电视剧之所以热播,就是因为它剖析了中国许多城市的民众面对直线飙升的房价日益高涨的不安情绪,引起了广大百姓的共鸣。
由于房地产业链条较长,涉及上下游几十个行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房地产业的兴衰,是经济景气的风向标。但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房价疯涨,未必是好事。这一点,不仅一些国家和地区有过教训,我国早就有专家提醒:房价是把双刃剑。跌得太狠,于国于民不利;涨得太疯,于国于民也不利。
住房虽然是商品,可以买卖,但要知道:住房的主要功能是居住,而不是投资。然而,当前现实却恰恰相反,不少人买房不是用来居住,而是投资赚钱。这不,最近《上海证券报》就报道:时下,我国城市住宅市场中的投资投机现象已经非常惊人。例如,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很多新楼盘在交房前就已经全部卖出,但即使到了交房后的第二年,入住率也不到50%。这意味着,此类购房行为就是投资,甚至可以说是投机,因为这些房子按理说已因出租回报率过低而失去了投资价值,但仍被认为房价会继续上涨而具有投“机”价值。正如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尹伯成所说:许多商品房一边非常热销、一边惊人空置,房子已经不像房子,而越来越像股票了。
值得高兴的是:全国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这些房地产政策最后被归结到“国十一条”(即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通知》),试图通过采取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落实保障住房建设、鼓励住房消费及建立房地产市场秩序等政策措施,达到房地产调控的政策目标——让房地产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促进民生的工具。
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这一调控目标呢?笔者认为:当前关键就是要遏制投资性购房,只有这样才能让住房回归本位。更何况,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楼市的亮丽泡沫一旦破裂,银行首当其冲,后果不堪设想。这就需要:一是职能部门要通过灵活的、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一方面继续鼓励居民自住型住房消费,另一方面有效抑制各种炒楼行为。如北京市部分银行已经或即将将个人首套房贷7折利率调高至8.5折,二套房贷利率则升至贷款基准利率,未来还可能继续上浮。可以说,去“个贷过度优惠利率”,是遏制国内高房价的重要举措。二是各级政府必须摒弃“土地财政”观念,特别是在土地政策方面,必须严格执行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坚决把炒地皮的歪风打下去,既要保证保障房用地供应,又要遏制住新地王以降低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
总之,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市民的居住生活,使广大市民通过市场能够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因此,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定位就是建立一个面向大众的市场,提供与广大老百姓支付能力相匹配的住房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普通百姓实现“居者有其屋”,促进群众安居乐业,推进社会和谐进程。也只有这样才不让“蜗居”的剧情在现实中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