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反腐寓言的中国足球


作为反腐寓言的中国足球
杨于泽

  中国足球现在被推到反腐败的风口浪尖,自从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杨一民“到案接受调查”后,人们意识到,一场反腐败风暴已在中国足坛刮起来了。足坛反腐,首先自然是对中国足球的救赎,而从中国反腐大局来看,它也是一个恰如其分的寓言。
  湖北有位优秀的寓言作家,叫黄瑞云,许多年前写了一个寓言,叫《水亭上的蛀虫会议》,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它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花园的池沼上有个木结构的水亭,蛀虫们蛀空水亭的柱子、横梁、檐角等,很担心水亭倒塌,于是开了个会,决议停止蛀蚀。但每一条蛀虫都想,偌大一个水亭,自己蛀那么一点,关系是不大的。大家接着蛀,于是水亭倒入水中。
  这篇寓言,似乎预言了中国足球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命运。裁判收钱吹黑哨,职业球队拿到好处打假球,球员设局赌球,一团乱像。现在,警察带走了中国足球管理机关的头儿。其实,中超联赛几年前就自己把自己玩死了,电视台不转播,球迷不买票。这就像《水亭上的蛀虫会议》描写的,大家都在蛀蚀中国足球,参与蛀蚀者想必都有收获,最后水亭倒入水中,中国足球玩完了。
  但是,中国足球与《水亭上的蛀虫会议》也有不同,而且差异很大。水亭上的蛀虫并不讳言自己的蛀虫身份,也意识到了蛀蚀的严重后果,所以大家开了会,发了誓,决心停止蛀蚀。中国足球的“主体”,包括球员、裁判、足球俱乐部、足协官员,却不会自认为蛀虫。当然,中国足协作为一个官方组织,应该也有规则、纪律和反腐败机制,每年也会开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但这种会议是公事公办,没有大家停止蛀蚀的共识,有的只是装模作样。
  足坛人士,都是“有身份”的人,你看着他们吹黑哨、收黑钱,但不敢说出来。你说裁判是“黑哨”,他要告你诽谤。你说球队踢假球,他驳斥你无中生有。中国足协的官员,更不能随便乱说。别看媒体现在放言无忌,一忽儿说他们被抓,一忽儿猜测他们面临极刑。而在此之前,没有权威部门定调,即使圈内传得沸沸扬扬,哪家媒体去“深度调查”过一个腐败分子?身份牵连着“大局”,保护起蛀虫的蛀蚀,构筑起一个安全的腐败环境。
  水亭很小,蛀虫倒是知道蛀蚀的后果严重,只是摆脱不了蛀蚀的本能。国家很大,腐败分子对后果的“知道”反而被遮蔽。不少官员自己腐败,但对别人的腐败是坚决反对的,他们不仅开反腐败的会议,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教,而且像模像样地搞了制度建设。结果,他们反而误判了现实,以为主流是好的。在这一点上,腐败分子没有水亭上的蛀虫诚实,也没有蛀虫明智。
  腐败分子与水亭上的蛀虫一个由乎本能,一个出于误判,最后殊途同归,走上了不停蛀蚀的不归路。对于水亭来说,蛀蚀可以直接导致它的倒掉。而国家很大,揆诸古今中外,似乎没有一个国家完全是被蛀虫蛀垮的。但国家的危险不止官员的腐败,政治腐败,民怨随之,外侮亦可乘机。国破家亡,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吏治腐败即为“末”。
  国家很大,中国足球是其一部分,应该也是它的一个缩影。中国足球乱了,揭开盖子,原来是腐败。同样的,社会乱像的背后往往也有权力的腐败,有时候人们不想把它说破,于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但捂盖子的结果,终究是水亭倒塌,中超玩完。哪里有乱像,哪里就适足以以中国足球为案例分析之,鉴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