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
您好!首先向您拜个早年!在您的BLOG上我看了您为很多朋友做的心理疏导,感觉您是一个非常有爱心非常值得人尊敬的人。我也有一点困惑需要您的帮助,如果您能在白忙之中抽出时间帮助我,我将万分感激!
我是一名大三女生,刚进大学时,我就树立了要考研的理想,来弥补高考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遗憾,为此,大一大二的我,在学习上非常勤奋努力,(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高中时养成了争分夺秒的习惯,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融入”而不是“逃避”大学这个“社会”)天天都泡图书馆,年年都获得奖学金。学校的社团组织我没有参加,学生会我干了一个月就退了,室友们在宿舍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多数时候会选择去自习,因为那时觉得自己应该抓紧时间为理想而奋斗,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不应该花费太多时间。虽然有时候看到别的同学生活多姿多彩会心生羡慕,但我觉得我自己很充实,因为我每天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在奋斗,向着自己的理想在靠近。同学们也说我很有激情很有活力,每天都是精力充沛的。
可是进入大三后,接连发生了几件事情使我遇到了一些挫折,也让我猛然意识到,过去的两年,我都是在孤独的埋头径直走我的路,却忽略了路边太多太多美丽的风景。我的大学前两年,和高中没有太大的差别。我其实应该花些时间和精力去多结交各种朋友、应该参加一些学校活动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仅仅是学习成绩好是远远不够的,在别的领域我还有很多很多空白需要填补。
马上就要开学了,我当然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理想,我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考研备战中去。可是我现在非常矛盾,也很浮躁。一方面,我觉得不能再过“苦行僧”的生活,不能让自己大学生活的缺口继续扩大,应该学会“平衡”、学会享受生活的快乐、应该走向现实走向朋友改善性格;可另一方面,考研是要求人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地。很多人都说,选择了考研,就要耐得住寂寞。
在我的大学生活应该丰富多彩的黄金时期,我选择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为考研做准备的关键时期,我却好像打起了退堂鼓,有点耐不住寂寞了。真的是很郁闷的一件事情。如果我早点醒悟到,大学不应该那么单一地过,我现在也不会有那么多遗憾;如果我晚点“醒悟”,或许我还能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继续单纯地学习……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我掉链子。
现在很想很想很想安心搜集考研信息,却静不下心来,有时候甚至觉得死读书没什么用;但是若是要我放弃考研,我又不甘心,毕竟那是我最初的梦想。而且平心而论,我觉得我还是适合考研的。
现在心里好浮躁,好矛盾,非常需要您指点迷津。谢谢,非常感谢!
这位同学:
您好!在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说白了就是“舍得”——有舍必有得,如果你将一些本不应该属于你的东西紧紧的抓着不放,不愿意舍弃,让它去寻找更适合它的主人,你也将会失去许多新的东西和更新的机会。就拿你来说你进大学的志向就是考研究生,考研究生就必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本来就是属于你的东西,而在节骨眼上你却要去抓暂时不属于你的东西,你说您的做法是不是有“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呢?你的内心为什么出现了紊乱呢?其实说白了就是放弃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引起的内心烦乱。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坚守属于自己的东西,用一如既往的“坚持”与“行动”努力去追求,一旦把属于自己的东西的追求确定下来,那么你烦乱的心情也就会平静下来。
纵然你埋头苦读“忽略了路边太多太多美丽的风景”,也纵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多结交各种朋友”以及没有“参加一些学校活动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是您却学会了坚持和行动——无论做什么都要记住“三坚持”“三行动”——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难在行动;贵在行动;成在行动。如果坚持和行动,那么等待你的必然是成功——你说这是不是你的所得呢?任何事情的成功既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得失的把握过程,有得必有失,正是失去了上面你所说的这些,你才会凭自己的坚持和行动迈进硕士研究生的行列,也为自己进入另一个世界,有了另一个机会。所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欲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那么到时候再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上去努力。
不知以上所谈对你有否助益,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杨老师:
您好!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听了您说的一些话,我心情平静了许多。衷心地祝福您!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