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风景秀丽的地方去买套房作为度假之用,这是时下不少中高收入者的购房动机或向往。但长时间无人居住的住房,是否适合偶尔的短暂的度假居住,在深圳新闻网上发表的一篇短文已经将其说明地一清二楚了(原文见附)。只是在没有尝到鸡肋前,要能够抵御房地产商及中介的“买房度假”号召也实属不易,所以,买别墅度假或买房度假,仍然会成为住房刚性需求之一而有助于房价的上涨。于是,笔者可以在继“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丈母娘推高房价”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说法的问世之后,推出一个“度假房消费推高房价”的说法而倍觉荣幸了。
事实上,在看到所述的短文前,笔者就了解到身边很多亲朋好友,都拥有因各种各样原因而空关着的房(或是仅偶尔居住的房)。他们不将空置房出租的原因,不外乎租金太低,甚至收不回装修费,或是需要空房堆放家具等等。这些不可能通过房产商提供的空置率来反映的住房过剩现象,或可以称之为住房隐性过剩现象。尽管这些住房隐性过剩现象对社会的住房刚性需求起着支撑作用,但一旦形势有变,这些隐性的过剩房源,却会对房价的下跌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判断房价走势时,是不能不考虑社会上存在的隐性过剩房源将带来巨大冲击。若说隐性过剩房源是悬在高房价上方的一把达莫克斯利剑,大概也不为过的。
笔者之所以从住房的隐性过剩现象中感受到了房地产深度下跌的极大可能,是因为在目前房价还可以上升或至少还没有大跌之虞的预期下,社会上的空置房尚不会被大批地抛售。但如果一旦要开征物业税,或是银行的信贷继续紧缩,甚至到非要加息时,住房闲置的成本将会超过(即使不是大大超过)部分拥有者的支付能力。这些拥有者必然就有了将住房抛售出去的压力。而中国市场参与者的跟风能力是无需多言的,当抛售住房的行为被随后的房价下跌证明是明智之举时,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抛售者的队伍中,这就如同在2007年房价节节飙升时,更多的人加入到住房购买者的队伍中一样。
无论市场对住房的刚性需求被吹嘘到怎样的程度,笔者坚定地认为,决定房价的长远走势是由市场对住房的长期购买力决定的。短期内放松贷款,使得前几年老百姓在住房上的消费过于超过自身的消费能力,必将给我们经济的其他方面带来难以预料的不利影响。因此,要使房地产业发展得稳健,不大起大落,控制信贷才是最重要的。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我国房价下跌趋势之所以能够被扭转,实在是拜世界金融海啸所赐。政府为应对金融海啸,出台了鼓励老百姓购房的信贷政策。虽然,这些鼓励政策起到了稳定局势的作用,但老百姓的负债率也随之大幅上升(从信贷大幅增长就可以推导出来)。至今,这种有点饮鸩止渴的做法,开始显现其对整个经济带来的巨大杀伤力,迫使政府不得不开始通过提高准备金率来控制信贷发放总量。在银行信贷大幅扩张后,在政府早晚要退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预期下,银行整体上收紧银根必然成为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制定经济政策的基础。因此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保持一点清醒,控制企业或家庭的负债率,将不失为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明智之举。
附文:深圳金领清远买别墅度假 没成想闲置成空屋
深圳新闻网
在深圳买不起别墅,在周边城市买一栋也是一种享受。然而,在福田区某事业单位工作的
装修、布置好之后,两人开始了浪漫的度假计划。从深圳开往清远,只需2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一家三口一路风驰电掣,便从深圳的小套房开到清远的别墅,别提多兴奋了。不过,到达别墅后,发现地面上、家具上都是灰尘,于是两人便请了4个钟点工来打扫。每平方米收费1元,第一次入住花了280元的清洁费。两口子觉得还是不划算,此后每次去,都是自己动手搞卫生。一路从深圳开车过去,再接着搞一两个小时的卫生,两口子觉得好无趣,也好累。
由于这个别墅区里人很少,两口子觉得心慌慌的。当初,两人在给别墅装修时,没有给窗户及阳台装上防盗网,是因为不想和在深圳一样住在“铁笼子”里。后来,两人觉得不安全,于是又装上了防盗网,把别墅也变成了铁笼子。一家三口感觉,深圳的套房是个小铁笼,清远的别墅是个大铁笼,所谓度假,就是从一个铁笼跳进另一个大一点的铁笼。
新鲜劲过了之后,一家三口开车去清远度假的心情就没有这么急切了。别墅小区的好多业主都是深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