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当问题是一种“当代病”




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当问题是一种“当代病”

——从16个汉字偏旁带有歧视女性说起

 

○许石林

 

法家大佬、两千多年前的韩非老师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狠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一剑封喉,短短10个字,将文武两道全给灭了。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韩老师的弟子中,有不少是“特有才”的——比如,去年有个特有才律师,出席一个葬礼,哀乐声中,他内心无恻隐悲伤之感,脸上无哀戚同情之色,却脑袋灵光一闪:哎呀妈妈耶!这《哀乐》要是收版权使用费那该多好啊?于是他走神儿啦、于是他思绪插上飞翔的翅膀:别说多收,要是每播放一次就收一包擦眼泪用的纸巾钱,这也不老少哇!音乐作品那么多,全国天天播放次数最多的,恐怕《哀乐》要排在第一位。于是他参加完葬礼,就急忙忙地向有关机构奉献了他的“伟大创意”,有关机构一听,差点跳了起来:哎呀呀呀呀呀!亲人呐!有才啊!俺们咋没想到呢?办!立刻照办!好事儿不过夜,发财不等人。于是有关机构就准备向全国死了人的丧主收钱了。可是,问题没那么简单,他这个“法”还真被“文”给“乱”了——比如不才半吊子浅薄如俺,就提出:支持你收!大胆地收!谁不交费就不许他们家死人!哀乐的作者是谁?据说最后落在军乐团的罗浪先生身上,那好,收了给罗浪,你们拿提成儿;问题是罗浪的音乐是从陕北民乐那儿来的,那就再分给陕北农民,你们照样拿提成儿……,就这么一搅活,最后好像听说没收成。这当然不是俺做成的,俺虽然很想贪天之功,但自知没那么大的本事,加上胆子又小,这要归功于进步了的社会和素质正在提高的人民大众以及那谁和谁谁。

进入2010年,韩非老师的又一个弟子横空出世了,这个律师也“特有才”——为了区分两个“特有才”,我把上面说的那个“特有才”爱哀乐费律师命名为“特有才一”,这个新鲜的“特有才”律师命名为“特有才二”,分别简称:“特一”和“特二”。

“特二”发表网文说中国汉字中有多少字,偏旁有歧视妇女误导儿童的嫌疑——具体的新闻要不是写这个小破文,我都不愿意看。我也大致瞄了一下文字专家和其他啥啥专家们对“特二”的批评。我觉得有的专家的确应该挨砖头——您干嘛要那么费劲地从文字学、文化历史的角度讲解给“特二”听?这种一见别人犯事儿,就急忙用学问耐心给别人解释的惯性,厚道得简直迂腐!鸡贼如我,别说我不会解释,我就是会解释也不给他解释,严刑拷打俺也不说,干嘛呀?免费听课咋地?抬杠学玩意儿咋地?

没必要啊——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嘛。照“特二”的说法,以现在的价值观上溯历史文化,要改的东西多了去啦!语言文字的形成,有它特殊的历史原因,你现在使用有你现在使用的原因,你要觉得使用了一个什么汉字就同时继承了该汉字产生演变过程中的所谓原旨,被你曲解误解了的该原旨还能代表你的当下价值,那是你的问题,关汉字啥事儿?你自己停留在过去的语境、抱着腐尸一个劲儿地亲嘴儿,怪谁呢?俺纳闷儿了:韩老师的弟子,咋还连撒娇都不会呢?

100年前的英文据说要靠专家注解才能被普通读者读懂,而中国的古文,只要接受一两年古汉语基础教育(聪明的人不用那么长时间),就能畅游浩瀚的文言文世界!为啥?汉字汉语的超稳定性。据说联合国的文件,用汉语打印的最薄,最节省、最环保、最低炭,要是用文言文打印,就更那啥了。俺浅薄地臆想并卖弄一下:要是用古琴的减字谱打印,更少!那样的话,联合国今后发文可以直接用手机短信。


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当作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大毛病。比如谁都知道建筑以用材省料为上,即追求建筑材料的最大使用价值,于是传统的建筑,方正结构为上。这不是问题吧?可是,现在那些“特有才”设计,简单地将传统的方正胡乱捏一下,或反着来一下、三角一下,就成了所谓创意,把不是问题的问题搞成了个新问题。“特二”走的大概是这一路、犯的是这一病。犯这一病的主儿,头脑和行为尽管都低级,但却不低炭。法家大佬韩非老师说了:“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他的弟子如此地不低炭,是不是俺们给韩老师的“特有才弟子们”牵强附会一句:讼(师)以律(特有才式法律思维)祸人?

哎呀妈呀!说到这儿,俺突然打一激凌:俺虽然没啥文儿,但也一直回避用准文儿、疑似文儿、不着调文儿“乱”“特二”的法。您看这“特二”的“特”字不是有个“牛”字旁吗?牛是啥?牲口!那这“特”是啥意思?不敢往下想了——这哥们儿该不会说我歧视他、误导那谁吧?

老师在天之灵有知:您和您的“特有才弟子”如果觉得浅薄小子俺说错了,就当俺啥也没说,俺收回还不行吗?这“特”字就当全是说俺自己的,你把俺当特务都行!

 

                                                2010122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