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得失】
----------------
周润发版《孔子》中,发哥那一句 “难道我真的错了吗?”,引人深思。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真有才干。那么他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能成功。孔子周游列国,却没有一个国君接受他的思想,最后只能回到鲁国去当教书匠,不能不说孔子是失败者。
有人说他是一个成功者,他的思想通过他的弟子传承下来,成为统治中国数千年的主流思想,并从中国传播出去,在整个东亚地区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
还有人说,即使孔子的思想并没有传承下来,他也是成功者,因为每一个不放弃梦想的人都是成功者。
成败得失,见仁见智。
孔子究竟是成,还是败,是对,还是错,你又如何看待?
论语 .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今译]
孔子说:“了解一个人,要先看他做事的动机,再看他做这事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再看他安心于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样来观察),这个人(是什么样的品行)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隐藏得住呢?”
孔子这里讲的是如何观察一个人。
比如一位教师。他给学生补课,动机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提高学生水平,还是两者皆有?这就与人的品位有关。有了好的动机,是否就一定是个好老师?我们还要看他教学生的方式方法,他若采用体罚的方法,他就仍不是好老师。最后要看他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是否安于平凡甚至贫寒。这也很重要啊!
实际上,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看出是什么样的人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