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少年班的三点建议
中国科大少年班(4)
蔡笑晚/文
我对少年班的三点建议:首先,少年班应孩扩大宣传力度,让全国父母都知道中国科大有个少年班,专门培养创新型少年英才,这样就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天下的父母都会尽早地去关注孩子、发现孩子、培养孩子,使更多的少年英才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培养,这样就能为少年班提供真正的优质生源。也为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打好基础。
第二,目前少年班遭质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把所有的少年英才全都吸收进来,因为招生的“门槛太高”,而这“门槛”高得不科学,只是一种应试教育的门槛,而非创造性才华的门槛,也不是真才实学的门槛,使得一些少年英才本人和家长认为是可望而不可及,于是就放弃了,不去争取,另外少年班学生以高考方式录取既不公平也不科学,说他不公平是,参加少年班考试的学生所接受的培训是完全不同的,有些地方很重视,配备专门老师辅导,并参加高三毕业班的摸拟考试,也就是说接受了应试教肓;另一些孩子则没有条件接受专门的培训和摸拟考试,即没有受到应试教育。这样两种孩子参加同一的高考显然不公平;另外,一次性考试作为择优手段,即使作为普通大学的录取方式,就已经不够科学了,更何况少年班。普通大学通过一次性高考作于择优手段,那只是为了公平才不得已而为之;但少年班的宗旨是培养少年英才,是一种精英培养模式,这里不存在公平的问题,最关键的是科学选拔方法,如果仅凭高考,吸收进来的学生,有一部份肯定不是真正的少年英才,只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已。许多真正的少年英才却被高考淘汰掉或没有机会参加高考。而这些被淘汰的少年英才,如果没有接受应试教育,以后也不一定也会“成才”,即使成才时间也被延误了,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所以,少年班的招生考试应该由少年班把关独立进行,逐级推荐、逐级考试、逐级培养、逐级分流(被分流的学生可以继读留在中学里学习,毕业后参加高考),最后由少年班复试、面试及各种非智力素质的测试,综合评分后给于录取。
另外,有许多特别优秀的少年英才,他们在没有系统的培训下不可能各科成绩平衡发展(这是天才人物的共同特点),因此高考时的分数就不会突出,于是有可能被淘汰,但是那些影响他成绩的课程,对他以后的发展根本毫无关系,而且即使有点关系,也可以很快补上。如果为了应付高考,对优秀的少年英才,进行系统的培训,那未等于是把应试教育过早地用到了这些超常少年身上,这本身是对超常少年创造力的一种摧残。根本不符合少年班的办学宗旨。所以少年班的录取应该有一套独特的科学方法,而不应该拘泥于高考模式,严格地讲真正的天才是在培养的过程中发现的,所以少年班的招生应该扩大招生面,实行分流制。
第三,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少年班的学制应是本科博士一贯制(允许报考国内外其他大学的博士),这样他们毕业的时年龄与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相近,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否则他们大学毕业年龄才十几岁,去与那些比他们年龄大很多的本科毕业生在社会上竞争,因为社会经历不够,肯定会显得弱势,他们原来在基础课方面的优势变得毫无用处,尽至找工作都有困难,这也是少年班学生毕业后的苦恼,和少年班遭人质疑的一大原因。如果本科博士一贯制,那么少年班毕业的学生,如果从事学术研究就有了年龄上的优势,二十多岁就能走进科学的前沿阵地,很容易出成果,成大才。如果到社会上参加工作,年龄和普通本科毕业生相近,社会经历也不再弱势了,但有学历和知识上的优势,能担当重任,成大事业。这样,竞争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