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言集纳(二十六)
1、读李善举《吻过一百个男人之后……》
作者认为:“一个人,连人格都可以卖,还有什么困难值得畏惧?”但我以为,合乎逻辑的结论、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一个人如果人格都可以卖,面对重大困难几乎总要畏惧的。另外一些人之所以不畏惧重大困难,落脚点是靠自己拼争不息;连自己的人格都已出卖了的人,不可能真有拼争不息之气概。
2009-9-16
2、答卫战胜对《庞氏骗局中国版》的评论
卫战胜的评论发表于 2009-9-17 16:44:
讲道德的募集不来钱。不讲道德的可以非法集资数10亿。没办法,事情就是这样的。
答评发表于 2009-9-17 20:27:
你讲的这样的例子确实很多。但更重要的事实是,投机取巧至多能获短期的成功;违法经营、赌博式经营难以避免最终垮台。一旦走出了本不该走的那一步,极少有人能够回头的。有些诱惑是在此之前非顶住不可的。
卫战胜的回复2009-9-17 20:36:13:
戴老师,您说的太对了。
3、评梁衡《周恩来为什么不与毛泽东争?》
作者似乎摘抄了历史的一鳞半爪,但是别的不说,周恩来因1956年的反冒进,事后被毛泽东斥责为离右派只有五十里,并有以柯庆施代替周恩来之意,周恩来在此情势下提出辞去总理职务,——作者竟认为这是周恩来“不与毛泽东争”的例证,还说这是“历史的小误会”。过了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看不到这实际是影响当代中国的大事件,还把当时周恩来与毛泽东异常严肃、激烈的争论化作轻飘飘的笑谈,这才是可怕、可叹的。由此也可见,现今似乎十分推崇毛泽东或周恩来的多少人,往往不过空谈而已,发扬广大更无坚实的立足点。
2009-9-22
4、观白海的画
写实而又非常独特的风格。我想,西方的极度抽象画法,总归要到无法再走下去的地步;事实上国外也已经有一些画家在走新的路子。
2009-09-27 20:51:31
5、读卫战胜《周其仁先生的言外之意》
周其仁的文章《普通人的投资世纪》,从你介绍的内容看,是指金融性投资,而不是实业性投资。这两者有所不同。实业性投资的关键是,具体投向那种产业是投资者自己选择并承担投资风险。两年多前我曾走马观花式到象山县作农村金融课题调查,当地的不少人搞的造船业,基本上是采取投资者自担风险的投资方式,因为无论盈利或亏损,投资者从一开始就是明确的,因而其后果就是在市场经济的界限之内;当时我了解到的象山当地另一类型“集资”,是通过某个中间人投向某个企业(或者众多人以高利融资方式投向某个企业),当时已经有数起无法还款的社会性事件了,因为它们并不在市场经济正常的界限之内。
我以为,关于投融资问题,只能以法律来界定,所谓“动机”好坏,是无法真正判定巨大数量的社会事务的。
另外,就目前的中国而论,更加重大的,还是公众在投融资方面的不断实践和反复实践,新的投资渠道的开辟虽然也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关键性制约因素。以中国的股市为例,要形成较成熟的市场,就必定要经历长过程的。
2009-10-6 10:07
短言集纳(二十六)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