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法院是骂出来的?
今晚,笔者观看到了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中这样一个真实的镜头:1月11日,在河南省开展“万名法官回访万名当事人”活动的第一天的上午9时,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将上访八年未果的当事人徐某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封市中级法院院长和兰考县人民法院院长也事先来到院长办公室,列席旁听当事人反映的问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倾听和认真询问,张立勇院长现场办公,对当事人所反映的案件作出了具体指示:限时一个月将此案件办理完毕!“我们要全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款一分钱都不能少。”听完张院长的一席话,当事人徐某对张院长的指示表示同意。事后,针对当事人出言不逊之问题,张立勇院长只说了一句话:“好的法院是骂出来的!”
笑蜀先生在论述政府马英九政府救灾不力而遭致民众批评的问题上,曾有一个至理名言:“好政府都是骂出来的!”他说,考察一个政府有没有执政能力,首要的指标在于其有没有学习能力;而衡量其学习能力的首要指标,则在于其面对民众批评的态度;古称以史为镜,对一个现代政府而言,则应该主要以民众的批评为镜。所以他认为马英九政府能够诚恳对待民众的批评,说明其还是有一定的成长空间的。
笔者不晓得张立勇院长是一时的愤激之语,还是借鉴了笑蜀先生的这个至理名言。但笔者能够看得出来,张立勇院长是站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考虑和处理问题的。至少,他是晓得现代政治讲的是人民主权,他晓得法院跟孩子一样常常也很淘气,他晓得法院跟孩子一样常常也会偷懒,他晓得法院跟孩子一样常常也会犯很多莫名其妙的错误。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所以法院跟孩子一样需要严加管教,也需要以民众的批评为镜。——或许,这就是“好的法院是骂出来的”初衷和动机罢!
事实上,法院该立案却一直不立案,立案之后却推着不判决,判决之后一直不执行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而法官中很难摆脱低级趣味、很难抵御各种诱惑,甚至贪赃枉法、亵渎法律尊严者也不在少数。因此,老百姓往往在企望于裁决公正而得不到公正时,就会将心中的积怨推罪于法官乃至法院。于是乎,“骂”声不断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从这一点上来说,促进司法队伍的公正、高效、廉洁,进一步加强对法官司法行为的监督,来一点“骂声”无疑是未尝不可的!
显然,张立勇院长是做好了被骂的准备的。否则,他不会在“万名法官回访万名当事人”活动的动员大会上说,“眼看要过年,当事人心里不舒服,骂两句也有可能。”也不会要求各级法官“该道歉的道歉,该认错的认错。”——既然人民群众有生气的理由和证据,既然法院没能及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自然就应当“给上访人一个合乎情理的答复,适当补偿他们因长期上访造成的经济损失。”
张立勇院长曾说,“我们坐在温暖的空调屋中,门口还有上诉的群众穿着棉大衣在墙角发抖,不能把麻木不仁当成一种习惯。”我想,这除了对有些法官不能做到净心、净身、净行以外,也有力地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谨慎的人未必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但一个完全不谨慎的人将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人。” 法官由于职业上的原因,完全不挨骂是不可能的。对不管来自什么人的骂,都应当具体分析泰然处之,以显示出法官应有的襟怀和雅量才好。——“好的法院是骂出来的!”这就是张立勇院长的襟怀和雅量!
其实,“万名法官回访万名当事人”活动是2010年河南省法院要做的十件实事之一。从初期的效果来看,也确实做到了张立勇院长所说的“我们要回访的当事人,都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由此,笔者不仅也生发了一种感慨,既然法院诚恳回访,为什么有些人就不能做到有话好好说、心平气和,而偏偏要骂呢?设若是法官故意办了错案,伤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心生怨言,引起不满,骂也就骂了。但我们有必要带着偏见去骂哪一种职业吗?——看来,改变法官挨骂的局面,除了法官自身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办好每一件案子以外,还要有赖于社会的进步,政治文明的发展,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好法院是骂出来的!”这固然体现了张立勇院长的襟怀和作风,但谁又晓得这不是一种无奈的自嘲与喟叹呢?目前,法官最渴望的是理解和支持,但愿更多的人能够体谅他们的艰辛、苦衷和困难,多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温暖和关怀,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司法环境!
(李吉明2010年1月11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