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要在新能源上求突破


  有关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测试评价能力。现有34家企业的91个整车产品(包括客车底盘)被批准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实现了小批量的整车生产能力和局部区域的商业化示范运行,累计投入运营车辆超过500台,运营里程综超过1500万公里。

  “新能源”将更名为“新兴能源”电动车或纳入国家政策层面,不过从目前来看,国家对于纯电动新能源车的发展水平认定是相当保守的。根据前述工信部出台的规则,新能源汽车产品被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处于成熟期,能够马上进行大规模商业化运用的,仅为铅酸蓄电池生产的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

  从汽车工业的发展来看,“新能源”汽车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但真正性能价比很好的“新能源”汽车还有待进一步研发,而目前,我国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直接的动因就是基于对能源安全的考虑以及减少对化学能源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