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中下旬,北京王府井大街迎建国60 周年大庆的气氛浓烈。整条步行街的西侧,是每一年的《人民画报》画面展览。《人民画报》1950年创刊,59年的画报画面足以展示“建国六十周年的伟大辉煌成就”。但匪夷所思的是,1966 年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画面竟然也展示了出来——难道这也列入了六十年中的“伟大辉煌成就”?!!
1966 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人类文明史上的空前灾难,既可以说“距今不过四十三年”,也可以说,“距今已经四十三年”。无论喜欢何种说法,反正文革在某种“舆论导向”下,已经导向到“被”遗忘——假如不是故意,那就是表明灾难已经被彻底忘记!
如果说,在1998 年改革开放20 周年时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改革开放20 年》还是正确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是对十年浩劫的“拨乱反正”这一史实,那么,为庆祝建国60 年而拍摄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辉煌60 年》,基本上已经见不到1976 年全民族对“粉碎四人帮”发自内心的欣喜若狂、80 年代初全民族在度尽劫波以后民族精神的空前振奋了!我认为,从全民族的盲目崇拜到全民族萌发出了“思想解放”的意识,才是建国六十年以来中国人最值得大书的“辉煌”,因为所有的辉煌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最为辉煌的成就,只有思想自由思想解放的人们才可能创造出来。
“辉煌”用什么衡量?要是光用物质层面上的“重大成就”衡量,那么,一个有权动用。举国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劳动创造的财富资源以及所有自然资源)的国家,六十年了有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乃至辉煌成就没有什么不应该。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为最辉煌成就“两弹一星” 奠基并作出最卓著贡献的,是23 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其中追授的有六名);这23位功臣中,有20 位是在1949年前就学有所成、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从西方国家归来为新中国服务的;而曾经在以“思想自由、民主建校、兼容并包”大学精神著称的西南联大学习过教学过的,要占到三分之一。没有这些崇尚自由民主精神的科技精英,人民共和国不可能在建国后短短二十年时间里,在顶尖科技领域接连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是什么力量在感召这样的一批精英参加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是1949年《共同纲领》中“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的庄严宣告、是“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美好愿景、是要实现“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几代梦想。是这些愿景这些梦想吸引着学贯中西的中华民族最优秀人才,使他们毅然告别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义无反顾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
严格来说,23位“两弹一星”元勋绝大多数都不是新中国培养的,但他们是全心全意为了新中国的事业在奋斗!这些最具有人文情怀和爱国情怀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被当时国家领导人富有人文情怀和爱国情怀的感召所吸引、所感动、所折服(“两弹一星”元勋中不少是由当时的国家总理亲自请回来的),是他们投入到新中国的怀抱,才奠定了“两弹一星”的辉煌!
没有了“以人为本”的“大是非观”,搞计划经济就会搞出生活资料极度匮乏、只能维持“活着”状态的计划经济,搞市场经济就会搞出商业道德极端缺乏、没有信用的市场经济。“以人为本”的“大是非观”,只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对“人权”的尊重之上!一个没有“大是非观”的国家,是难以得到文明世界敬重、更难以向世界输出价值观的。中国需要“大是非观”!
自 价值中国网合作单位——欧美同学会 “国家形象与具有国家感染力”论坛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