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早在世界出现金融危机之前,中共十七大为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便明确了投资、出口、内需三者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主张,其关键在于一方面保持投资、出口的拉动作用,一方面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基础上增强内需的拉动作用,而绝不是以削弱出口拉动作用的方式去盲目地寻求投资、出口、内需三者拉动作用的均衡。因此,在投资、出口、内需的协调拉动中,出口的作用非但不能削弱,而且必须要不断加强,才能保持中国经济的增长态势。自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受到了极大冲击,上海海关的一项分析显示,今年1月至8月,对美国、欧盟、日本的出口大体上比上年同期下降20%。显然,为保持中国经济的增长态势,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遏制出口大幅下降势头已成当务之急。并且,只有出口得到稳定、加强,中国才有强大的能力去扩大进口,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有利于世界范围内平等自由贸易的加强,而这一事实恰恰是容易被盲目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忽视的,也是片面主张淡化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的观点所视而不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急剧增长,2004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2007年超过了2万亿美元,而在这一巨大的贸易额中,出口与进口是大体平衡的,从而中国的庞大进口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即便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今年1月至8月的全国进口额依然在6000亿美元以上。因此,不论是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看,还是从世界经济复苏的需要看,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稳定和增长都是必要的。
中国出口企业以提升“产品性价比”应对贸易保护
长久以来,中国制造的产品以物美价廉赢得了世界各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价格优势成为出口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基于扩大本地就业的眼前利益,便通过关税的提高来抵消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从而为当地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创造有利条件。这样,对于出口企业而言,问题的关键便在于在产品价格处于同等水平的条件下,如何才能让当地消费者继续选择自己的产品。为此,就要求出口企业不仅要在成本控制上超越对手,而且要在质量水平上超越对手。例如,就汽车轮胎而言,关税固然抵消了出口的价格优势,但是,只要轮胎的安全性能、使用寿命等质量因素得到显著加强,那么,出口产品的性价比就依然会领先当地的竞争对手,从而也就有条件去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从这个意义上看,贸易保护倾向对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是可以在企业经营层面上加以克服的。而为了促进出口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科技对于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便凸显出来。因为,企业若只借鉴他人技术,其产品质量就只能达到现有水平,只有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产品质量才能不断超出现有水平,产品的性价比才能不断提升。为此,国家有关方面应在科技研发上进一步转向企业,让更多企业直接参与国家的科技研发工作,借以促进企业技术实力的不断加强。在抨击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理性审视中国贸易市场的发展及其政策背景。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拒绝竞争的企业只会使自己彻底失去竞争能力,从而也就注定其彻底退出市场的命运。因此,出口企业应坚定参与世界竞争的决心和信心,不为贸易保护的暂时影响所动,而国家和社会各界也应对企业的技术进步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贸易政策立足加快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
在中国的出口部门中,存在着一种奇特的现象,即:同一种产品,出口给国外,其价格不但低于目标市场的其他同类商品价格,甚至还比国内售价还要便宜。如果考虑到长期以来颇有争议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则出口给国外商品之廉价程度还要为甚。以本次轮胎特保案所涉及的小轿车、轻型卡车轮胎为例,某国有控股的大型轮胎制造企业,同样的轮胎产品,其面向国外经销商的售价要远低于国内。大体上,出口到国外的价格,相较而言要比国内低10%左右。不仅如此,这种现象还在其他出口行业中存在,例如家电、IT产品、纺织品等等。为什么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低于内销商品,并且有利可图?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分析认为,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之所以低于内销渠道,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出口退税因素。以轮胎行业为例,现行出口退税率约为9%。在目前全面调高出口退税率的情况之下,这一退税率虽然相对不算最高,但是对于一般的轮胎企业的利润而言,仍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出口市场的信用体系畅通,而国内市场信用体系滞后,交易成本高,风险大。例如,在出口市场上,国内出口商与美国进口商签订合约之后,进口商就 提供信用证,出口企业就可以去银行获得抵押贷款,并在生产之后发货。其间,资金流顺畅,不存在违约风险或风险很低。虽然价低,但是可以通过庞大的数量来获 得可观的利润。相反,在国内销售市场上,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和信用渠道不通畅,应收账款不但难以及时到位,甚至容易出现欠款和违约;并且,在涉及多个关联方的情况下,欠款清缴的成本也非常高。考虑到付款方式带来的额外财务成本,及其中存在的违约风险。
其三,国内物流成本较高,同时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分割,这也提高了企业在国内的销售成本。
国内大批量的物流,主要依赖于铁路及公路运输。虽然铁道部官方宣称中国的铁路运输效率是全世界最高的,但是其背后的真实信息却是铁路运力的严重不足。全国人均铁路里程只有一根香烟长度的现状,将在未来几年的2万亿巨额投资后有所改观。由于地方保护主义造成了大量的地方性行政事业收费。在公路运输方面,以广州到北京为例,总里程为2300公里,按照一般0.5元/公里的收 费,则高速公路收费为1150元(实际更高);如果遇到当地官方检查则会产生更多的额外费用。而作为对比,广州到北京的机票大约在1000元至1500元 之间;也即是说,不计油价,高速公路的费用就已经与机票相当。由此可以理解,企业在国内市场的购、销成本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以轮胎行业为例,假设售价完全取决于成本,我们就可以对出口和内销价差的各方面贡献程度进行粗略的分解。首先,轮胎的出口退税率为9%,而一般国家(以美国为例)的相应进口关税率为5%。因此,粗略的来看,由于现行出口退税率造成的出口-内销利差为4%。因此,出口退税因素在总价差幅度10%中,起了四成的作用。然后,剩余的两个因素,则共同概括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缺位,起了剩下的六成作用。
由此可见,虽然出口退税对于国内外销售价格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统一大市场不完善导致的信用风险溢价和交易成本偏高,才是真正的主要原因所在。针对美国轮胎特保案,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分析认为,中国贸易政策的重心,在开拓对外国市场的同时,应当立足于建成国内统一的大市场体系,让中国企业更愿意在国内市场做生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