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哪部电影最传奇?[图]


  

  80年代哪部电影最传奇?80年代哪部电影最难忘?我最难忘李连杰演的电影《少林寺》。你呢?初看电影《少林寺》时自己还是十几岁的中学生,好像是在南京夫子庙的工人俱乐部,看的学校的包场。彩色宽银幕的武打片《少林寺》对于我们单调的日常生活,简直像一段斑斓的神话,不仅把人带回古代,也带往未来,因为它描绘的古代也像未来一样遥远且神秘。它不仅冲击着我的视觉、听觉,还冲击着我的想象,我开始把少林寺当作海市蜃楼来想象,把青春期的自己当作未来的英雄来想象,把美丽的女主角丁岚当作梦中情人来想象……少林寺本身就是传奇,电影《少林寺》,中间隔着的二十多年时光同样是传奇。这二十多年里,中国发生了多少事情啊,无疑会在经历者身上留下痕迹。我庆幸自己既是电影《少林寺》的观众,又是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的观众。既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见证人,又是新世纪的见证人。时代变了,观众的口味在变。影视艺术的趣味在变,任何变化都不会出乎我意料,我关心的是还有什么没有变?或许,那没有变的东西才构成人类生活的本质。

                     

                             电影《少林寺》为什么让人难忘?■ 洪烛

  都晓导演的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热播,有人请我推测一下什么原因。我想,主要的原因不外乎两个;其一,少林寺的名气太大了;其二,《少林寺》的名气太大了。我说的《少林寺》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那部电影。李连杰演的。

  去年,许多媒体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影视作品,又重温了电影《少林寺》的精彩片断乃优美插曲。《少林寺》开新时期大陆武打片之先河,想避开它不谈是不可能的。它深刻在那几代中国人的记忆里,也就等于进入了历史。进入历史(至少是大众文化史)的经典作品很难被遗忘的,而且具有无限的再生能力。我把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看作是电影《少林寺传奇》传奇般地复活。就因为有那么好的群众基础,哪怕仅仅为了满足一批老观众的怀旧愿望,以少林寺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也应该“春风吹又生”。

  还是去年,有些电视节目采访歌唱员郑绪岚,请她重唱电影《少林寺》中的《牧羊曲》,谁叫她是原唱的呀,不唱也不行,有多少人想重听呀。她的声音一点也没老,还是像少女一样娇嫩。当穿云裂帛的旋律响起,已过不惑之年的我,眼睛竟然酸酸的,对时光与艺术的关系又充满迷惑。是呀,歌声没变,唱歌的人也没变,可听歌的人变了,至少,听歌的人的心情变了。或者说得宽泛点,时代变了,倾听老歌,我不仅回想起电影《少林寺》,还回想起初看电影《少林寺》时的自己,也就是二十多年前的自己。我还认识他吗?他还认识我吗?如果说当时我对千里之外、云里雾里的少林寺,就像对未知的世界一样充满向往,现在,少林寺则如同少年时驻留过的驿站,使我在怀念中生发出谈谈的忧伤。《牧羊曲》使昔日重来,我觉得自己就是是时光女神放牧的一只迷羊,我觉得记忆就是鞭子,在轻轻抽打着……老歌,乃至老电影,使我的心有点疼,又有点痒。

  我想起来了,初看电影《少林寺》时自己还是十几岁的中学生,好像是在南京夫子庙的工人俱乐部,看的学校的包场。彩色宽银幕的武打片《少林寺》对于我们单调的日常生活,简直像一段斑斓的神话,不仅把人带回古代,也带往未来,因为它描绘的古代也像未来一样遥远且神秘。它不仅冲击着我的视觉、听觉,还冲击着我的想象,我开始把少林寺当作海市蜃楼来想象,把青春期的自己当作未来的英雄来想象,把美丽的女主角丁岚当作梦中情人来想象……对力与美的崇敬,构成想象的动力。

  我同样记住了男主角李连杰。这么些年来,李连杰一直很活跃。可只要在媒体上看见李连杰的名字,我头脑里就会本能地想起少林寺,或《少林寺》。李连杰和少林寺或《少林寺》在我这里似乎已成了同义词。

  前一段时间,电视台采访李连杰。李连杰有点老了,可他朴实的笑容没老。电影里的那个小和尚有点老了,可少林寺不会老,《少林寺》也不会老。被电影、被艺术感动过的我也有点老了,可记忆不会老,记忆里的感动不会老。

  

  我关注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的拍摄与播放,其实也在关注自己,关注那个曾经为一部电影热血沸腾的少年,他的血是否冷下来了?冷到了什么程度?还会有多少让他激动的事情?即使不惑之年的他不再为故事里的爱恨情仇而激动,他是否还会激动——哪怕仅仅是为故事外的自己?

  《少林寺传奇》这个名字起得好。少林寺本身就是传奇,电影《少林寺》,中间隔着的二十多年时光同样是传奇。这二十多年里,中国发生了多少事情啊,无疑会在经历者身上留下痕迹。我庆幸自己既是电影《少林寺》的观众,又是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的观众。既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见证人,又是新世纪的见证人。时代变了,观众的口味在变。影视艺术的趣味在变,任何变化都不会出乎我意料,我关心的是还有什么没有变?或许,那没有变的东西才构成人类生活的本质。

  譬如对于艺术品,观众不变的是对感动的期许。

  《少林寺传奇》会让人感到吗?会像电影《少林寺》那样让人感动吗?从理论上讲是不可能的。因为任可艺术品要想为经典,都必须经受时光的考验。电影《少林寺》就是这样,随着时光的顺延,我们当初观看时的那点小感动会增值、升值,变成大感动,我们已不只是为一部电影而感动了,更是感动于跟这部电影相关的记忆,感动于记忆里的自己和记忆外的自己。

  但跟一般的影视作品相比,电视剧《少林寺传奇》还是幸运的,因为有电影《少林寺》为它打下地基。有如今已成旅游热点的少林寺为它提供了博大的背景。它一出生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一个没有传奇或很难再相信伟奇的时代,我们不妨看看《少林寺传奇》吧。倒不是盼望它真的创造新的传奇,而是考量一下自己;对传奇是否还会好奇?如果受众缺乏好奇心(其实是一种生命力),再好的艺术品也不会有感染力。

  我想,这个年代的人,至少是像我这样的,还是会看《少林寺传奇》的,那怕为了试一试,感动过我的事物,是否还可以把我再次感动。这说明二十多年过去,什么都在变,可我对自已还没有失去信心。

  看多了“七剑”之类的武侠,我还真想再看看“十三棍僧”。我从未相信“七剑”下天山是真的,却从未觉得“十三棍僧救唐王”是假的。几十年过去,几百年过去,那一群传说中的英雄还在原地坚守,还在我们的生活之外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