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反腐是政治改革对经济改革遗留下来问题的续改


住房反腐是政治改革对经济改革遗留下来问题的续改

关键词:住房反腐 政治改革 房地产 官员 住房投资 投资环境 供给 需求 房价

正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所言,改革开放的30年,前15年是针对价格改革,后1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经济改革两大任务基本完成,成效显著。但是仍遗留了一些问题没有被解决或者没有被彻底解决,因而这个时候需要政治改革来补充。就住房问题,经济改革过程中,引进价格机制、建立并形成房地产市场、住房分配制度改革都做是相当不错,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房地产市场建设已经渐出初形,现在需要做的就房地产市场遗留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解决,以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使其健康稳定地发展。

住房反腐该是时候了,因为住房腐败问题是经济改革不知彻底或者遗留下来的问题。房地产问题是当前基本问题,是关系到民生、和谐、稳定问题。我们要肯定住房实物分配的是它使得我国的住房自有率达到80%的水平,我们更要肯定住房货币改革制度的成功,它拉动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满足了广大住房改善需求,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住房反腐是一项时间长、难度大的系统工程。不管它是否真的能使住房价格下降,不管它的效果有多大。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它可以限制政府官员住房投资需求和挤出部分住房投资供给,短期内会使价格有下降的预期。可以营造住房投资环境,引导健康投资。住房反腐有利于加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一、为什么要提出住房反腐?

 

官员控制着大量的住房有效供给。我国住房问题的关键问题是住房的供求不对称。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两种局面,一是真正的改善住房需求者想买房买不到房,二是很多住房空置现象在住房小区或者楼盘比比皆是。

我国房地产发展20年以来,特别是近10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增量房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再加上住房实物分配时期留下大量的存量房,住房本不应该成为基本民生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住房腐败现象。

住房增长率与住房需求增长率的数量经济学研究还存在着空白或者研究过程中有相当大难度,官方或者民间没有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但是从房地产市场现状来看,住房投资、住房投机无疑是导致供求不对称的首要障碍因素。

而在投资和投机中,除了经商人员进行商业投资或者少许富人进行个人炒房的之外,政府官员、其它企业法人或者事业单位法人占据了很大的比率。现在的一个领导拥有两套住房或者更多住房已经是司空见惯。虽然没有官方的统计证实,但是就你身边了解的或者所知道的官员,哪个没有多套住房的?

现在的大学教授或者其它乡镇机关以上的官员都进行着大量的住房投机或者投资。在市场经济下,没有法律规定政府官员就不能进行住房投机和投资,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人人平等。若是官员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购买得到的住房,这无可厚非的。但是往往这些住房投资的资本是腐败所得,并且这些所得来进行住房投机,影响到了民生问题。因为官员介入了住房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管理,我国土地是国有制度,给官员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比如江西国土资源厅三大副厅长因为土地问题而双规。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而要提出住房反腐。

当前住房腐败问题和腐败现象太多了,太严重了,民生怨道。房地产企业、开发商、住房消费者对此都义愤填膺。是时候进行住房反腐了。

 

二、政府官员可不可以拥有多套住房?

 

第一,就市场经济理性人的角度,当然可以有多套住房,法律上没有规定政府官员不能有多套住房。按照市场经济主体来看,政府官员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他们有权利进行住房投机或者投资。只要他们有资本,并且这些资本来源是他们进行其它投资赚来的或者进行相关商业活动或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只要他是通过正当渠道购买,这些都是允许的。

从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人或者理性人角度来看,或者从个人的机会成本来看,政府官员选择进行房地产投机和投资而放弃其它投资所得到的收益,因为他们觉得投资房地产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收益,

但是关键问题就是政府官员他们进行投资或者投机的资本到底是怎么来的,这其中很多都暗含着腐败现象。官本位思想、官商勾结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的甚至还进行了创新,现在送礼不送钱,转而送房子了。一个政府官员的家庭,如果仅是靠国家给其发的工资报酬,能维持自己有一幢住房已经是很不错了。至于有几套住房这种现象,这难道不值得深究吗?

第二,但是从国家角度或者政府层面来看,政府官员不应该拥有多套住房。政府官员是全国人民的公仆,它的职能是维护整个国家正常运行,以服务大众为宗旨,要有公仆意识。国家住房问题,民生问题因为他们的大量投资和投机而产生,这时,他们就考虑是否应该投资住房,这时就应该站在国家的角度或者全局的角度,而不是个人“经济”人理性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个时候拥有多套房就不应该了。

 

三、怎么样进行住房反腐

 

第一,渐近性地调整而非强制打压。现在所提出的住房反腐从思想层面上去看,是一件很好并很意义的事,但是要真正实施起来难度是不言而寓的。因为反腐的对象主体是政府的管理者,是房地产制度制定者和政策实施者。要自己反自己,要让自己的财富缩水,经济人是理性是绝不会这样很容易接受的。并且这一部分人是社会的强势群体,要不就进行思想教育,要不就立法。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的住房投资问题,他们的拥有多套住房问题。

第二,实行官员住房投资申报登记。市场的经济主体,可以考虑住房投资。但是这种投资要经得住民众和立法监督。住房投资资金来源可以是见得阳光的。即保证了政府官员的市场经济主体投资权力,同时他们腐败现象产生,这也等同于限制了政府官员的权力。政府官员接受监督是我国政治改革一项重要指标。

第三,要成立专门住房反腐机构。住房反腐的难度在于执行和监督,这样的一个反腐过程是长期的,因而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来解决当前政府官员住房腐败问题。因为政府官员还存在着思维惯性、强势态度或者顽固本性。只依靠教育疏导还不够,还需要一定的威慑力或者一定的实际行动。成立这样的一个专门反腐机构,把重点放在一个住房市场环境建设营造提到一个立法角度上,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腐败现象,至于如何清算官员的住房腐败,那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当然需要其它相关配套措施加以协调。

 

四、住房反腐对房地产业有多大作用

 

第一,可以限制政府官员住房投资需求和挤出部分住房投资供给,短期内会使价格有下降的预期。房地产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财产或者资产,只要这种资产或者财产的性质不改变,住房投资或者住房投机就会存在。政府官员不投资或者不投机,市场上其它投资者也会进行投资。因为我国市场上的投资需求还有很大空间,也就是说市场上还是有很多有投资住房的资本,大量热钱之类等。政府官员这一部分投资住房减少,会使得很多住房市场需求者产生了减价预期,因为会在一定范围或者短期内会形成一定的价格降低,符合蛛网模型。但是市场上也会存在那部分风险爱好者,他们的预期是住房价格不会下降或者只是短期下降 ,因而他们会买进住房或者增加住房投资。至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或者持续时间这得需要有数量经济研究。

第二,可以营造住房投资环境,引导健康投资。当前的政府官员进行住房投资往往都是腐败性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提倡住房反腐的根本所在。政府官员对住房投资的影响力要大于民间住房投资,因为政府官员投资成为很多投资者的风向标和判断市场依据。民间投资者会跟着政府官员行事。一旦政府腐败投资减少,整个住房投资环境会变好,民间住房投资也会变得理性和谨慎。可能不会出现温州炒房团之类的现象。温州炒房团之所以那么疯狂地炒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住房投资环境不健康判断,于是滋生了他们的投机倾向和投机心里。只有政府官员投资健康了,整个住房投资环境也会有所好转,这对有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第三,住房反腐加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住房反腐是一项系统的政治改革工程,它涉及面广、难度大,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把住房反腐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改革来抓,一定会加快我国政治改革的步伐,成为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