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笔破蒙?放过孩子也放过孔子吧
当日,南京夫子庙小学的250名新生冒着细雨在夫子庙举行“开笔破蒙”典礼。阵阵礼乐声中,学校老师带着新同学向孔子像行礼、诵读《论语》、学写“人”字,并按传统习俗在孩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朱砂,祝他们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新华网)
中国不愧为礼仪之邦,凡是都得讲究个仪式,如奠基仪式、开工仪式、欢迎仪式,等等,当然我们参与最早、最直接的非开学典礼莫属了。不知道这开学典礼是不是从孔子时代沿袭过来,也许是时间久了,习以为常了,乍一听说“开笔破蒙”,还真有点不习惯。
啥叫“开笔破蒙”,是否类似于佛里的“开光”?笔者不敢妄加揣度,想必一定是对新生们寄予的某种美好祝愿吧。不过,看那情形,委实不像出于教书育人的开学典礼,倒极似民间的祭祀或迷信活动。不然,让这些才七八岁的孩子清一色穿着祭孔服在孔子像前顶礼膜拜做甚?
一段时期以来,孔子的“应酬”还真不少,国学,离不开他;德育,少不了他;就连快女曾轶可都来套近乎,拜托孔子帮着晋级呢。与曾经受到的冷落相比,孔子定然免不了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可一旦成了大家迷信的“神”,是不是同时感到一种不堪承受之重,比如,面对前来开光的250个孩子的虔诚,你能保证让他们个个学业优秀、前程似锦么?
其实,对于满脸稚气的孩子们来说,要理解和做到诸如“人之初,性本善”等等,未必是件难事,关键是学校、老师、家长、社会的教育、引导得法,特别是在行动上做出表率。可是,让我们回顾一下某地公检法考试让小学生去监考,而且还捉到不少作弊者的新闻,再来审视“开笔破蒙”, 是不是显得有点滑稽?让孩子们在孔子像前学写“人”字,有几人能真正懂得那一撇一捺的分量?又有几人能够读懂满是繁体字的那本线装《论语》?孩子们承受得起大人强加于身上的重荷么?!
别拿这些形式折腾孩子和孔子了,放过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