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演员成奎安说到反派人物的形象
宋公明
不久前,香港演员成奎安先生逝世,引起不少人的关注。成先生是著名的反派演员,是香港电影中的四大恶人之一,专门扮演黑社会老大之类的角色,是“标准”的“大傻”型恶人形像。
中国大陆过去也有几个著名的大反派演员,如方化,刘江,陈强,陈述,等等。不过后来据说演坏人不能脸谱化,于是现在影视中的反派人物都是漂亮的小生和花旦。例如《潜伏》中的几个反派人物,其形像比正面人物还要正面。
人不可貌相。现实生活中的坏人,其长像未必就坏。但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是允许也需要脸谱化。成奎安演了一辈子反派,并没有人说他脸谱化。007系列中的大恶人金刚,也没有人说是脸谱化。如果故意美化反派人物,丑化正面人物,那么则又是另一种脸谱化。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卫队长和敲钟人。正人君子型的坏人,风流才子型的反派,都可以脸谱化。《秦香莲》中陈世美,就是奶油小生,否则也当不上驸马。
反派也是艺术,并非只靠长相就能演好。但是反派决不能当正面人物来演。反派的外表可以正面,但必须要将其内心阴险毒辣的反面本质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更深的功力。多年以来,大陆影视中的反派角色都已经正面化,反而将正面人物反面化。例如李幼斌先生,既能演《亮剑》中的李云龙,又能演《红日》中的张灵甫,后者的形象远比前者更加正面。而专演反派的演员几乎绝迹,如果成奎安先生到大陆来恐怕要喝西北风。
最近看到的影视作品中,正面人物,大多形像猥秽,举止粗鲁。例如《亮剑》中“李云龙”,例如《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朱一刀”,“老子”,“狗日的”不离口,例如《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陈二雷,不仅故意丑陋其形像,而且令其愚昧固执得令人作呕令人憎恶。这位王宝强先生,就凭着一副傻像,又是演农民工,又是演战士,似乎他的样子就是正面人物的代表,要演工农兵就非他莫属。而那些早已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反面人物,却竭尽美化之能事。张灵甫,要尽显其军人仪表和风度,宋美龄,要尽量找美丽端庄的女演员来演,而蒋介石口中的“娘稀皮”也不说了。这种正面人物反面化,反面人物正面化,给人的心理暗示就是反面人物其实是好人,而正面人物其实是坏人。正面人物的胜利,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侥幸和狡滑,是天理不公。如果对这种阴险的暗示浑然不觉,那无疑是软刀子割肉,不知死之将至也。
200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