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观点:
资金趋紧将成必然
作者:韩和元
对于前段时间A股市场所出现的结构性牛市,我们认为或源于两种因素:一种是直接的资金推动,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系统注入的资金量高达7.3万亿,这远超出了人们预期。但问题却在于这些资金流速非常低。总额高达7.3万亿元新资金进入经济体,正常情况下,经济应该进入一个非常繁荣的阶段。但现在的事实却仅仅只是,经济迅速下滑的势头仅仅只是被遏制住了,但并未因此而进入繁荣。
在实体经济中找不到未来,找不到一个可以让他们加大投资的理由。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银根的放松无疑给了众多投资者以更多的便宜的金钱,在无投资项目的基础上,把钱投放到股票市场显然成了他们的无奈之举。
另一种因素则在于市场的一种所谓的“hope rally”心理,暨在政策出台、但还未见到真正效果的时候,市场充满了希望。这个时候人们可以把所有的坏消息都简单的归因于政策、资金尚未到位或尚未成分发挥作用,而资金量充沛等好消息,则会给大家无限期望。市场正是随着这种心理往上走。
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走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我们的研判是,该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不大。我们认为到了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大家会对现实有一个重新考量,市场可能出现波动,整个市场表现出“前高后低”的特征。基于的理由如下:
从货币供应角度考察:上半年的新增贷款显然过于庞大,近期美国政府对资本市场的调控和中国政府的有关措施譬如银监会对资金流向的监测、央行的正回购、资本充足率的硬性要求,显然表明了各国政府对可能出现的通胀表现出明显的担忧。基于当前资本市场过热,而实体经济正趋于企稳状态的特殊情况,我们维持7月27日报告的判断,那就是:特定于中国为力求保8,在已经大量投资的背景下,这些项目事实上已经倒逼决策者必须维持当前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当前最可能的调控方法---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区别对待,在央行不可能有作为的情况下,上述政策中银监会对资金流向的监测、资本充足率的硬性要求将会发挥更大影响力,这是一种乐观的预期。
另外的一种可能性也值得我们关注:当前我们对通货膨胀我们还仅仅只是预期而已,如果通货膨胀真的来临,那么也就意味着以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为职责的央行不得不作为了,短期内加息固然可能性不大,但仅是提高准备金也将影响资金面。
综此我们认为:未来信贷的增速相对放缓将成必然。但又基于政府保8的决心和对对市场的求稳原则,我们的观点是短期内不会有调整的幅度应当有限,重大的收紧货币措施出台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