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与民主制度


“朝三暮四”是一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指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其含义与“朝秦暮楚”相近。但是,“朝三暮四”最初的原意并不如此,它的原意是说用诈术骗人。“朝三暮四”最早的出处是《庄子-齐物论》,原文是:“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另一些古代文献对这个寓言有扩充的描述,它的故事大致如下:

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老人在家里养了很多猴子。时间长了,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后,老人的经济水平下降,而猴子却越来越多,所以。老人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老人使了一个小手段,他先对猴子说:“从今天开始,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还是给你们四颗栗子,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发现早上少了一个?于是很不高兴,吱吱大叫地反对。老人连忙改口说:“那么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一听,早上的栗子又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拿这个故事与选举式民主制度相比,选民如同猴子,候选人如同养猴子的老人,选举活动中的拉选票、向选民承诺、许愿,就是“朝三暮四”的花招。有些人对这个类比可能不高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朝四暮三”到“朝三暮四”,是经过全体猴子同意的,养猴老人没有独断专行,没有用强制命令的手段,逼迫猴子们不得不接受改变,而是同猴子们商量,征求大家的意见。甚至可以说,宋国的这个养猴老人采取了“全猴公决”的办法,这是民主制度的最高权利手段。这个故事还验证了本人的一个观点:选举式民主最容易达成共识的,就是经济利益。如果养猴老人针对猴子穿什么衣服(假设),猴子活着的生命意义等审美问题、哲学问题征求猴子的意见,估计结果会是七嘴八舌,很难达成共同的意见。

反对这个类比的人会说,养猴老人与猴子是不平等的,所以,这个民主制度的类比不合适。的确,民主能够实施的基础之一就是平等。那么,理论上它需要怎样的平等呢?“一人一票”的平等是制度上的平等,这个人为规定的平等其实很容易被破坏。比方说养猴老人也是一只老猴子,他再穷,因为他掌握了其他猴子所没有的栗子,也比其他猴子富裕得多。因此,这个老猴子如果不讲诚实等道德的话,很容易用他的财富来操纵其他猴子赞同或附和他的提议,只要搞一点幕后交易即可。因此,我们看到,真正的民主所需要的平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财富的平等,因为,贫富差距如果受到法律保护,必然造成个体影响力的不平等。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能够赢得选举游戏,与他私人拥有意大利最大的媒体有很大关系。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真正的民主会导致平均主义或公有制,以保证人人在财产上的平等。

然而,财富平等之后,还会有其他不平等。比方说某猴子口才很好,另一个猴子虽然思想很伟大,但是口才不好,不能打动其他猴子;还有一些猴子不识字、没文化,也是一种不平等。口才好的猴子在选举式民主中比其他猴子更容易占据优势,却不一定能够代表其他猴子、全体猴子的利益。因此,卢梭说,真正的民主就是每个人像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在各个方面都完全平等。然后,形成领导者不需要麻烦的选举,抓阄抽签就行。反正每一个人包括才能在内的所有方面都完全相同,真正的民主只需依靠完美的制度,便能成为很容易实现的美好结局。那么,财富的不平等可以用法律强行消除,才能上的不平等怎么办?这就是将民主绝对化以后的教育思想。它否认个体的天生差异,强调完全一致的后天教育,可以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天才。摇滚歌手平克-佛洛依德有一个MTV作品,抨击的就是西方的这个教育思想和教育现实。在他这个著名的MTV中,孩子们列队站在传输带上进入教育生产流水线,先被绞成肉酱,然后被装入统一的罐头。千万别对我说平克-佛洛依德仅仅是专门描述中国的教育现实。而事实大家都很清楚,教育资源不可能完全平等,于是,别人占据了更多的教育资源,意味着自己权利的受损。于是,争抢教育资源,人人都要求按照民主原则,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就成为必然。

理论上无条件的人人平等,实际上只能是有参照的相对平等,两者造成巨大的反差。然而,这个反差并没有使人们怀疑真民主的平等基础是否可信,反而个个以为自己是被埋没的天才。“超女”、“快女”之类大众选秀比赛,其背后的心态与争抢教育资源的心态是一样的:谁都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缺的只是机遇。机遇是一种稀有资源,绝对平等的意识使得每一个人都认定自己对于机遇拥有同等的权利。实际上,在贫富差距受到法律保护时,这种绝对化的民主与平等幻觉,正好成为大资本赚钱的工具。这个幻觉甚至使人们不愿相信选秀活动背后“潜规则”的大量存在。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由于资源占有的实际上不平等,选举制度中的民众很容易被欺骗。街头骗子能够得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受骗者自己也有贪心。选举制度使得民众容易被骗,也是因为作为选民的民众在个人利益上有贪心。民主的幻觉使得选民更容易被骗,候选人的宣传攻势往往就是针对选民在经济利益上的贪心。由于整个社会都处于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氛围中,谁也不会认为用利益诱惑做宣传有何不妥。在这样的氛围中,骗与被骗的最终目标都是经济利益。中国宋朝思想家陆九渊说:“朝四暮三以悦众狙(猴子),尤可恶也”,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用利益诱惑取悦大众的态度。

如果我们少一点理想主义的空想,从实际出发,就可以理解,真正的民主不可能出现。然而,受卢梭那种真正民主、纯正民主思想影响的人不少,一些“拜民主教”的狂热者,顽强不息地把民主当成最终的目的,当成社会价值本身,却没有搞清西方选举式民主制度的实质,甚为可笑。

 

相关文章:

“朝三暮四”与民主制度

望子成龙与培养天才

民主是个寻常物

美国民主潜规则

犯罪团伙与民主、法制

民主与金钱

崇拜断头台的年代

法国大革命结束了吗?

英美法三种革命的民主

民主与暴力有多近?

“普世价值”中的民主

民主是道德吗?

工业社会与自由民主

英美法三种革命的民主

需要认识民主制度的缺陷

民主也是双刃剑

民主不是灵丹妙药

伪君子与真小人

范跑跑的道德水准

 

湖南卫视的愚乐小鬼

大众文化的榨汁机

偶像崇拜的怪圈

李宇春只是一个工具

迈克尔-杰克逊终成善果了吗?

艳照门主角们为何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