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建筑“必须”要看?


 什么样的建筑“必须”要看?(徘徊的灵魂之2)

  新浪网友(2009-08-17 01:43:02 ):

  呵呵,这个王石是挺自我的。自己没做过的事,似乎其他人也不会想起来去做,即便做了也得算没做。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国民教育基地,也是中国现代建筑中的优秀建筑,尤其是其室外广场和建筑设计也是每一位在中国学习建筑学的学生,特别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生必须参观的建筑。怎么,万科那么多东南毕业的建筑师都没去过?要不都不是王董“身边朋友”?不会吧,是不是大家不该表述自己去过王董没去过的地方,尤其是告诫国人那段历史的特殊地方?也许王总需要反省的不仅仅是您文中所说的。

  王石:

  序言里是这样写的“问问身边的朋友,竟没有一个曾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您推测成“自己没做过的事,似乎其他人也不会想起来去做,即便做了也得算没做。”因为,“参观南京大屠杀博物馆作为中国学习建筑的学生,特别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生必须参观的建筑。怎么,万科那么多东南毕业的建筑师都没去过?要不都不是王董‘身边朋友’?”

  问问身边的朋友并不代表询问了所有的朋友,没有询问过的朋友中是否去过南京大屠杀博物馆我不清楚;至于朋友中有没有东南大学建筑系的,那是肯定的,比如周琦教授,曾一起泛舟尼罗河,巡礼古埃及建筑,从这位学者身上获益菲浅。说到万科专业队伍学建筑的,确实是不少来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我相信他们中间有许多参观过南京大屠杀博物馆,但朋友归朋友、同事归同事、手下规手下,不要混为一谈。

  “参观南京大屠杀博物馆作为中国学习建筑的学生,特别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生必须参观的建筑”的判断未免那个点儿。一栋建筑,即使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意义,也不必赋予“必须”参观的强迫。天安门建筑伟大吧,承载的历史深厚吧,但也没有规定每个到北京的中国游客必须参观。但几乎到北京的游客,无论中外,无疑都要去参观天安门,穿金水桥,游览故宫。没有规定必须,却一定要去。为社么呢?除了历史和现实原因,最吸引的还是建筑本身,就像到巴黎一定去看巴黎圣母院、艾佛尔铁塔一样,建筑本身就是卖点。

  说回南京大屠杀博物馆,我是2008年11月从以色列回来,专程去南京参观的。记得那是个阴天,入口广场“死亡之庭”砂石铺装广场很特别。纪念馆两侧长长的灰色墙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墙体上的浅浮雕以其扭曲转折的形态,揭示这块土地上发生过的悲情故事。“万人坑”是一片当年屠杀掩埋坑挖掘现场的保存,很震撼。沿着墓道般的入口,迎面而来的是以烛光之路为主题的“冥想厅”。相对而立的两面巨大镜子让漂浮于水面上的烛光无限延伸。和平广场则以缓缓流动的水来体现“期望和平”的意境。设计师意图通过每一个细节唤起参观者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和平的祈愿。是个成功的设计,但,总觉得,创意上似曾相识,缺少点什么。建筑上说,还没有达到必须(不是强迫的规定)要参观的精典。

  什么样的建筑非看不可呢?

  罗马:角斗场废墟、万神庙 ……

  值得参观的古代建筑有公论标准。现代建筑,著名的,应该从巴黎艾佛尔铁塔算起吧。记得第一次访美,想看得建筑是旧金山金门大桥、芝加哥希尔斯大厦、纽约古根汉姆艺术馆;2000年访问西班牙,参观了巴塞罗那高迪的米拉公寓和万圣教堂,并放弃马德里的行程,改道毕尔巴鄂,参观盖里设计的古根汉姆现代艺术馆……2008年的北京,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赫尔左格的鸟巢都是很值得一看的。库哈斯设计的央视楼是件难以言说的作品。

  就像80后追星,老王也追逐当今世界著名建筑师的作品,甚至还没有完成的作品。2009年6月,专程去阿布扎比,看刚开工的文化岛,上面有四座建筑,分别是日本建筑师安腾忠雄设计的海洋博物馆、英国建筑师扎哈哈的大歌剧院、美国建筑师盖里的艺术博物馆和法国建筑师安德鲁的文化博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