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小企业融资难“涛声依旧”的原因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快速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上半年新增信贷高达7.37万亿元,尽管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如何去实践与落实相关的政策,如何加强银行、信用等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可操作性,如何切实从金融机构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解决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等问题亟待破题,当前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及融资难的状况仍普遍存在,信贷资金没能到达最需要救助的困难企业,中小企业“贫血”症状依旧未改。
客观讲,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采取了许多措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何“涛声依旧”?
有观点认为,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在任何一个经济体中,不管在什么发展阶段,总有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问题和融资困难。这是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成长中的烦恼”。一方面是中小企业急需融资输血,一方面是中央要求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但作为银行方面仍然表现出“要救急更要自保”的重重顾虑。这就出现了“政府声音高,银行声音少”的奇怪局面。
谁都希望和企业有信誉,有抵押品,有技术含量,有市场,高成长性的优质企业打交道,换言之,从理论上讲,优秀的中小企业融资是不难的。
中小企业的融资在本质上必须依赖于内部积累和自我发展,外部资金总体上起着从属的作用。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言,有其产生的特殊环境,其核心根源不仅在于一般性的市场失灵、市场发育不完善以及政府公共品提供不足等方面,同时也在于它是信贷需求与信贷管制、地方与中央进行博弈的产物。从前文数据分析可以得知,一个城市或地区,贷款额度都是受国家宏观调控的,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只有总体额度的1%—5%,金融资源如此之少,中小企业融资如何不难啊?!
中小企业融资难还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是企业自身原因。
打铁还须自身硬,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可配置的市场资源少。中小企业由于抵押品有限、财务绩效不稳定、业务性质不确定以及抗风险能力低等内在原因,以及财务记录不完备、内部信息过多等外在原因,在融资过程中面临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同时由于对于中小企业信贷操作本身具有非规模经济等特性,使得与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常规现象。
中小企业产权不清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许多中小企业是家族企业,许多民营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以及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内部信息不透明,管理不规范,财务报表混乱、数据不真、资料不全、信息失控、虚账假账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中小企业,加之中小企业经营粗放、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整体上经营不善。这些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账务处理不规范,没有设置内部控制机制或内部控制失灵等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财务人员素质低导致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另一方面可能是企业管理者处于某些目的,故意通过混乱的账务处理来解决如掩盖财产,减少赋税等问题。
中小企业资本金少,负债能力有限,影响了其贷款水平。一般而言,企业的负债能力是由其资本金的多少决定的,通常为资本金的一定比例。中小企业资本金少,相应地负债能力也就比较低。中小企业及其融资需求特点决定了其先天的融资劣势。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变化大、风险高、自我约束能力弱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极易受到冲击,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中小企业普遍贷款数量少、频次多、要求急,使银行支出成本与潜在收益不对称,从而降低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中小企业总体经营业绩不佳,持续经营能力不足,银行对偿债能力心存顾虑。此外中小企业总体信用状况较差,特别是一些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恶意逃债、废债、赖债,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形象。
二是银行原因。
从银行方面来看,金融系统不是慈善机构,“赢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是金融系统生存和发展并实现自身社会功能的前提和条件。银行不是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是因为他们经过考察,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存在财务报表不规范,数据失真,资料不全、不良贷款多等现象,从而形成了企业贷款难、银行放款难的两难状况。银行方面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商业银行当前扩大资产规模和盈利总量的现实需要,还是商业银行为将来培植金融资源和大中型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银行没有理由去排斥,如果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和企业信誉都不错的话,银行还是会主动上门为其提供贷款和服务的。
由于中小企业单笔借款数额小、笔数多,且手续繁琐,对银行的收益贡献不大。因此各大国有商业银行都转向经营批发业务,重点支持自然垄断行业和大企业,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比大企业要苛刻得多,而且倾向于给中小企业短期贷款。同样做一笔贷款,所需的程序和成本相差不大,但5000万元贷款和100万元贷款给银行带来的利润是完全不同的,“银行都有业绩考核,选大企业也无可厚非。
三是政府原因
国有企业在国企在财政、税收、就业、产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担当主力军,政府对国企的偏爱是可以理解的。中央财政的投入主要是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所以码头、港口、电站等获得贷款较多,相对来讲小企业获得的就比较少。如果说国企是主动脉,中小企业是毛细血管,健康的经济是国企、中小企业共生发展,良性循环,如果失衡,轻则失民心,重则影响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危及金融生态。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政府支持力度薄弱。发达国家政府都制定了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和保护本国中小企业发展。
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不够。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步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使其融资问题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却尚未形成足够的重视,缺乏配套的专门为其提供服务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现行金融体系还对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的活动作了过分严格的控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次,国家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
四是中介原因。
现行信用担保体系仍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担保公司普遍实力弱、成本高、风险大,因而其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担保公司政策、法规不完备。担保公司有许多变成“投资公司”,“放水公司”,不务正业。担保公司人才缺乏,收费高,也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此外担保公司担保条件苛刻,要求企业提供反担保物,担保方式单一。
(未完待续)
蔡律 2009年8月18日
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何“涛声依旧”(2)?
评论
2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