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和南屏号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写生基地。四月初这次实习活动就是在写生基地完成的。
我们的栖身之所是西递,从大巴下来,步入村中,走进预定好的农家客栈,顿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未来几天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放下行李,未做休息,我们便参观了村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后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毕竟这样清澈的水在我的家乡实不多见。
接下来的几天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辛勤作画,甚为充实。
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座落于黄山南麓,距屯溪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目前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应天齐艺术馆等 20余处景点。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如果不跟住导游,很可能迷路。村头有座明公元1578年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
整个写生结束时,我们也在此处合影留念。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了儒学向建筑的渗透。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大夫第”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将此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热抛绣球”所在,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西递的履福堂一副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见证了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习惯以及西递特有的古韵风情让我们听的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此外,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如果不跟住导游,很可能迷路,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这三种雕刻艺术在这里处处可见,相比不久前去的湘西古镇,这里建筑在设计布局,细节处理更加凸现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这里面和当时徽商鼎盛一时有很大的关系吧。
不论是哪个古镇,到处可见远道而来写生的大学生,当然这些都是和我们有着同样爱好美术的“同行们”,看到如此的美景,也让我们忍不住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签字笔来以西递的小巷,屋檐,门头作为对象,画一副满意的钢笔画,让这些美景永久地留于自己的画纸上。这一带的民风历来重视教育和文化,徽州是程颐,朱熹的祖籍地,程朱理学对这里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达西递的第三天,我们又去参观了宏村,宏村,古称“弘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水在宏村的选址中作用重大。相传宏村的汪氏祖先先后在歙县唐模、黟县奇墅湖村居住,但都曾遭遇火灾。后来汪氏举家迁到雷岗山下,最初建十三楼,取名弘村,取弘广发达之意。
鉴于以往教训,宏村在规划时十分注重人工水系的安排,提高预防火灾的能力,后历经400余年、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明永乐年间宏村76世祖汪思齐请风水先生勘定环境,对建筑重新布局,宏村的设计、构造最终实现。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村落面积约19公顷,现存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古建筑137幢。居住着汪姓一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的鲁成公生得次子,左手纹呈水形,右手纹呈王字,于是赐名为汪,周灵王十七年封汪爵侯,其后人遂姓汪,汉代时候,汪族人随着征战平定叛乱,而定居江南,而北宋年间搬至现在所在地雷冈山附近。宏村的先人看起来要比西递富有一些,无论在庭院,屋栋的占地面积,设计构思,雕刻精致方面都是胜上一筹,最为有名的承志堂,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全屋7个楼层,9个天井,大小房间60间,有打麻将的排山阁,吸食鸦片的吐云轩,有保镖的房间,女佣,贴生丫鬟的房间,小姐阁楼,梁柱不少采用珍贵粗大的银杏木,散发一种香味,驱除蜘蛛,使得不能够结网。不少的木雕还用金粉涂抹,当时想必是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的样子,现在的亿万富翁也建不起这样的豪宅吧!木雕的图案也丰富多彩,刻鹿则寓意“禄“,刻蝙蝠则寓意“福“,石榴,丹桂,葡萄的图案则寓意子孙繁茂,牡丹图案寓意富贵万代,仙桃寓意长寿,梅兰寓意美丽,狮图案寓意百兽之王,驱邪镇凶,骏马图案寓意蒸蒸日上,马到成功。还有雕刻“尊老爱幼,和睦相处“,“惟耕惟读,亦农亦学“,“八骏图“,“刀光剑影,战船飞驰,古战场交锋“ 在大街小巷中穿梭时,心中似乎有了一份熟悉与不舍。
在暮色笼罩下,拍下了我在宏村难忘瞬间。我们玩的很是尽兴。
南屏村位于黟县县城西南方,距县城约8华里,它独特的地方有四处:
一是与西递、宏村一族独居不同,此地是叶、李、程三大姓共居一村,古民居建筑在保留徽派特点的同时,出现了象“小洋楼”、“南熏别墅”这样中西合璧的建筑;
二是在完整保存的300余幢明、清两代古建筑中,至今还保留着8座祠堂,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三是高墙深巷如同迷宫一般,全村有72条巷道、36眼水井,巷内墙高深幽;
四是村头水口有一片保存很好的古树林,称为万松林,林中绿叶成荫,漫步于此,感受到的是一种祥和、恬静的韵味。
我们整个写生就住在西递的仰高堂,住的这几天很开心。吃着老板自家做的农家菜。
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一样,是我们是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具备一定专业基础后进行这样的写生实践活动,非常重要、非常必要、非常有益。虽然时间很短,仅10天时间,但收获颇丰:全方位提升了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了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实地锻炼了自己的表现技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动画场景的掌握能力。
这次写生实习更是一次集体团队活动,不仅使我们懂得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更加增强了同学团结和班级集体荣誉感。
写这篇文章时,回想起那段日子,嘴角还是会不自觉的上扬。
写生之行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单纯地认为只是学校开设的一门填充学时的无关紧要的课程了。
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出人生的哲理。
写生实习结束了,回到了学校,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有了全新的理解,对每一件事情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次写生实践活动,也是学校对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次成功实践与探索,这对培养造就艺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代表艺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伟大时代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有始终坚持艺术实践和创新,才能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这既是学校,也是每个学员今后应当不断努力实践追求的目标。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更好地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