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为手机应用付费吗?
文/陈永东
8月17日,看着中国移动即将推出应用程序商场MM的新闻出现在各大网站的头条,一个问题闪现在脑中:在国内已经习惯免费消费的市场里,有人愿意为手机应用付费吗?
一、看一下某网站的调查结果
想到这个问题的不止我一个,许多网站都做了调查,以下看其中一个调查。不过,这个问题得分解一下:
1、愿意付费的比例只有3成:一著名门户网站的调查结果:接近7成的用户不愿意付费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只有接近3成的用户愿意付费使用手机应用程序。
2、愿付费的多数希望2-5元:在对用户比较倾向付出多少钱使用一项应用程序调查中,想免费的仍占6成多;在愿意付费的用户中,愿意付出2-5元的接近2成,其他档次均不到1成,总体上收费越贵越没人愿意付费。
二、调查结果符合目前的国情
按理说,以上调查结果还是比较符合目前国内消费习惯的,这就是国情。
1、多数人已经被免费资源“宠坏”:从调查可以看出,国内手机应用消费倾向与互联网消费倾向是类似的,即绝大多数应用用户还是习惯于免费,也可以说是多数人被免费资源“宠坏”了,但是这一实事不容忽视,就连网络游戏运营商最后都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推出了让外国人看不懂的中国网游模式--玩游戏免费,当然道具等可以收费。
2、即使要付钱也要捡最便宜的:在少部分愿意花钱消费的用户中,显然也条例消费规律,即越便宜的买的人越多,我想如果有1元档或更低档的调查项,选的人可能更多。这个应该是正常的,即使在国外也应该是这个规律,只不过付费者占总用户的比例比外国少得多。这已经不错了,毕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的确不高,更何况不少人还是将手机局限于打电话,付费的手机应用消费有个市场培育的过程。
三、制定适合国内习惯的策略
对于运营商而言,既然了解到这一情况,建议使用以下营销策略。
1、免费应用占多数,可考虑通过广告买单:既然想免费的人多,就多推出此免费的应用,但是可以考虑用广告买单,但是对手机的应用,一方面广告要简洁,不要占太多地方;另一方面广告应想办法切入到应用中去(如游戏情节),而不是简单地显示广告。
2、收费项目中低价应用数量应大大多于高价应用:既然需要低价手机应用的用户比例最大,那么当然应该提供更多低价的应用。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有“薄利多销”的理论支持,更何况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只要你愿意“薄利”就基本能保证你“多销”。
3、各类应用应注重提高价格性能比:无论是低价手机应用还是高价手机应用,价格性能比还是一个基本的衡量指标,如果你的东西没什么内容却要写出比较高的价格,自然不会有多少人光顾,这还不象那种奢侈品的高价策略,因为总体上单个手机应用基本算不上什么奢侈消费。
4、一些应用可以推出免费与收费两种版本:本博客就曾经报道过,在国外的应用商店推广过程中,有的应用程序在开始上市时,有意推出免费与收费两种版本,免费版本为了吸引用户,扩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免费版本的热门,收费版本也会变得红火起来。
5、可以推出部分短期免费体验应用:许多功能可以让用户先下载免费试用,等他们试用感觉满意了,再注册付费也可以。当然,试用的时间长短可以灵活设置,另外,试用完的付费方式要注意简化。或者,相关应用可以设置试用与收费两种版本,用记可以先使用试用版,几天后如果觉得好,可以直接下载收费版本。
总之,随着众多厂商手机应用程序的推出,付费消费手机应用会越来越多,这对运营商而言是个大好的机会,但国内消费者习惯需要逐渐培养,这需要相应的营销创意来支持。(作者:陈永东,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