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人也是新闻,同样该受到关注


  新闻界曾经有一句“行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基于单纯的新闻传播规律及新闻效应得出的结论,是一种“课堂语言”。而现实则告诉我们,狗咬人也是新闻,同样该受到关注。

      时报报道,8月10日,在历城区郭店镇东方家庄,一位杂技团女演员遭大狗扑咬,喉咙被撕破,胸部、腿部多处受伤。这起意外事故,集中暴露了此前人们关于狗患的诸多担心:不拴绳的狗会不会咬人,被咬了能不能找到狗的主人……

      此次事故虽然发生在农村,但暴露的问题,对市区来说,同样应该及时地引以为戒。血的教训背后是高昂的代价,如果一些“梦中人”再不有所警惕,或者仅仅是哀之而不鉴之,“狗咬人”的新闻可能还会发生,只是,我们不能预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许多公共话题背后,常常要涉及人和人的素质问题。俗话说,狗是人类的朋友,所以爱狗的大有人在,甚至把它当作家庭的一员。这本是一种正常的生活乐趣,但既然把小狗看作家庭中的一员,就应该立“家规”,不能让狗由着性子乱来,养而不管。如若不然,未免失掉了一些职责与义务。而市区内饲养大型犬的人,本身已违反了法律规定,如果再由此炫耀、卖弄一番,人仗狗势,实在是贬低了人的身份。

      这些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简单的问题常常被人为地复杂了。正因为这样,本来按既定规则就能解决的,反而因为出了格、逾了矩,最终成为一地鸡毛。人类的朋友被养成了人类的对手甚至是“杀手”,就是因为养狗的规矩没有得到广泛而认真地遵守;这种人狗矛盾,对公民素质和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些人缺乏公共意识,常常使我们的公共管理产生不少薄弱性环节,实践证明,和则共赢,合则同安,国与国是这样,人与人亦然如此。我们呼唤公民意识的成长,但在目前,这显然不是一个可以自发形成的过程,必须借助强制措施进行规范,这就要依靠法规以及执法力量。养狗的门槛逐渐降低,如果日常管理不严格起来,养狗就不可避免地要养出狗患。

      在本报的持续关注下,我市公安部门开始集中整治狗患,这是规范养狗必须采取的举措,这种除患的努力,目的是让狗的主人要依法养狗,让不养狗或怕狗的人,能够依法不受狗的侵害,所以,这种努力应该得到各方面的理解、配合,包括监督。治理狗患有一个以谁为主的问题,同样也有一个配合的问题。比如,曾经有人提出我们的法规有不完善的地方,那么我们的立法机构,倾听民声、反映民意的人大代表,甚至法律界人士,请发表高见,勿袖手旁观,只要肯于动脑,办法总比困难多。

      养狗养的是乐趣,不是狗患。这应该成为一种共识。

敬请登陆个人主页: 
    
http://yyqhysc0623wxj.chinavalue.net价值中国网 
    
http://yyqhysc0623wxj.blog.bokee.net/医药医院营销企划与市场/万祥军 
    
http://www.xj0623hjwq.blog.bokee.net/
社会生活时政评述&老年服务健康管理
   
http://www.smrj-yandaifu.com/ 
“视明润洁---眼大夫”爱眼眼科治疗中国行动项目同盟&中国光明行动联合工程[亮剑创业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