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曾极力主张汇源果汁卖给可口可乐。现如今写这篇文章,有点秋后算账的意味。
“随着近期各大上市公司发布上半年财报,在港上市的汇源果汁发出盈利警告,声称截至6月30日的今年前6个月中期业绩会“大幅倒退”,将会录得亏损。行业分析认为,汇源在中高浓度果汁市场继续发力的同时,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汇源的首要难题”。
李嘉诚说:购买一个公司就是为了将来卖个好价钱。汇源果汁,这样一个单一品种的产品,无论如何也是很难有大突破的或者说朱新礼已经做到头了。重开张,另打鼓,还要好一点。汇源还不同于联想,联想的柳传志后来成立了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以“银行”的身份在顶住联想,你看汇源果汁的股权乱成什么样子,朱新礼他就是再有心也可能无能为力。如果卖掉,做好了上游产品,朱新礼可以再用十年重新塑造一个更加健康的“胖小子”完全有可能。
汇源果汁的亏损是一定得了。关键是要找出亏损的真正原因。一个快速消费品他的生命就是品牌的影响力,一旦声望下降,滑铁卢是不可避免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携资金优势,开拓国内市场必可攻之。在短短的时间内,朱新礼如何和李东生一样使“鹰的重生”显得十分的迫切和危险。
饮料果汁产品他就是个“品牌”产品,与质量关系不大,当然不能太差或者出事故。现如今的汇源高处不胜寒。本来朱新礼都已经放弃了,“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你让朱新礼怎么收拾残局,这都是政府这只该死的“手”惹得祸。
可口可乐成为老大是其骨子里的骨髓,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他不缺钱,也不缺渠道和品牌。在冥冥之中,汇源果汁必须和世界饮料巨头一决雌雄,别无他路。很多专家认为,一个品牌是靠炒作起家的,其实是完全错误的。一个品牌他就像一个气球,看起来飘浮在空中五颜六色,那么轻盈、那么美丽。他的危险性一样是时时刻刻伴随在其周边。而且,人们往往喜欢把这个气球先放的高一点,然后慢慢的再把绳子加粗。一个像汇源这样的影响力很大的品牌,他的基础才是最重要的。比方说,你有100万亩果树基地,难道你还不能制造出个品牌吗?人们往往只看他表现的一面,忽略了他真实的一面。
另外,商务部决定可口可乐有垄断以后,各方的发言都只不过是一种高姿态而已。
不论如何,事已如此。汇源果汁的下一步才是最实际的。笔者给予老乡朱新礼的建议是:继续在现有产品线的基础上巩固品牌的持久性。如果说在:原来的汇源品牌是一股风“飘”起来的话,如今就要先把绳子加粗,逐渐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从各个层面都来支持品牌的高度。哪怕是可口可乐发展再快、投入再大。咱老老实实的奠定汇源的各个层面的基础,才是硬道理。炒作是不可能成为品牌的。
佛家星云大师说“不管理的管理,就是高明的管理,最高的管理,是自己管自己。管理的秘诀,首先须将自己的一颗心管理好,除了让自己的心中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层次,有数字的统计,有做事的原则,能合乎时代与道德以外,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心里有别人的存在,有大众的利益。以真心诚意来待人,以谦虚平等来待人”。其实质是:不管理的管理是高明的管理,(所以邓小平说:“不管”和“管”都是管理的办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最高明的管理就是管好自己;而最高的境界就是管好自己的心。(这里的“心”是指思想)。
就像我自己以前喜欢:“手上无刀,心中有刀”的境界,后来看了张艺谋的《英雄》之后,才知道“手上无刀,心中无刀”才是最高境界。也即是张艺谋说的:和平;也是吴子牛导演在《贞观长歌》里说的:大爱无疆。
愿朱新礼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慢慢来!
虽然都是老乡,但是我还是不客气地倾向与宁高宁,所以今天在这里给汇源果汁立了一座碑。
收购蒙牛之后的宁高宁在想什么?我相信他一直在虎视眈眈。
【汇源】的一座碑:被宁高宁领衔的中粮收购!
【注明】本文只作为价值中国的职业日志发表,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