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地产:危险的罂粟迷幻楼市


       

                七日地产:危险的罂粟迷幻楼市

                     (8月3日——8月9日)

  

     六部委释放收紧楼市信号


     不久前,美国一位音乐巨星在睡梦里被自己的医生拉下了生命的帷幕,他的心脏归于宁静,但墓碑前的鲜花却让他的名字在尘世间喧嚣沸腾;上周,来自东瀛那抹最美的笑靥由于涉毒而被铁窗遮掩,她皎洁的面容依然在尘世间绽放,但开在人们心中的那株青春健康的形象已经凋零,从此以后,世界只会记得她举在手里那枝更加刺眼的罂粟花。


    也许,毒品带来的“自由”和迷幻总能寻找到人性不加设防的弱点,6月以来,楼市的不羁走时势出乎人们的意料,像吸入毒品的公众人物飘然九霄,完全蔑视基本的价格规律和供求关系,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议论。央行、银监会、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六部委先后用 6种表情对房地产市场发出加强监管的信号。


    高房价引发的矛盾一触即发。社会各界在将矛头对准开发商的同时,也对政府进行质疑。这也让近期政府各大部委纷纷对房地产问题予以关注。


  8月4日,国家统计局提醒政府必须警惕房价高涨。文章称高房价已成制约消费启动的最大阻力;一旦房价大幅下降,地产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国家统计局的表态,至少表明了政府已看到高房价背后的危险。而之前,银监会已收紧二套房贷政策;国土资源部开始严肃土地政策;国家发改委要加强房地产价格和收费监管。


   8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称近日将把房地产业的税收作为监管重点。这是近日继央行、银监会、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后,又一国家部委对房地产市场发出加强监管的信号。


  另外,与房地产市场紧密相关的货币政策也即将发生变化。8月5日央行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首次提出要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动态微调”。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央行对市场资金面可能会保持“适度紧缩”。


  “国家各部委近期纷纷出头,出台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监管政策,这是房地产政策开始收紧的前兆。”丰瑞世纪地产分析师戴晓光认为。


    毒品的邪恶始终逡巡于人类的身后,在古老的两河流域,距今5000多年的苏美尔人就曾用楔形文字的表意符号记载过罂粟,后来考古学家将其翻译为“快乐植物”。在荷马史诗当中,罂粟更是被称为“忘忧草,即便是当过戒毒形象大使的酒井法子也不能抗拒毒品带来的诱惑。而对于中国楼市,不论是过度的信贷、汹涌的热钱,抑或是虚假按揭、捂盘惜售,都是导致楼市信号失真、价格失度的毒品,当楼市亦幻亦仙,颠狂失控之时,除了政府,没人能让它恢复常态,从两年前的经验看,是到了给楼市强制戒毒的时候了。


二手房2分钟涨10万


   “2分钟涨10万”,如果是在资本市场,这种故事绝不会让一个睡眼朦胧的人更加清醒,因为这个情节同脚下土壤一样平常;但如果知道这是关于一个二手房的故事,任何人都会感到惊谔。人的成长是用年计算的,植物的花期是用天计算的,难道房子的价值已经发展到用分钟计算了吗?


    8月5日,北沙滩地区的某二手房中介公司,一个愤怒的声音嚷道:“你们怎么能这样呢?我们取钱这一会就涨了10万!”


    原来赵女士在中介的带领下看中了对面冠军城一期一套88平米的房子。当时中介给她的报价是150万一套。考虑到现在房价上涨的速度,再和家人反复商量后,赵女士决定接受这个价格。刚看完房子出来回到中介公司,经纪人就催促赵阿姨快点去取钱交定金。但没想到赵女士取钱回来后,经纪人却告知房子的价格报错了,不是150万而是160万。


   “房东都不露面,取钱两分钟就涨了10万,这也太离谱了!到底是中介公司漫天要价,还是房东后悔卖的低了,我们都不知道,能不生气吗?”赵女士十分气愤地说。


    对于赵女士的指责,经纪人张先生也是一肚子委屈,认为自己是替房主背了“黑锅”。“我也是没办法。看到赵阿姨这么想买这房子,我就给房东打了电话。还没等我开口,房东就说这房子150万不卖了,现在是160万。理由是周边刚开盘的一个楼盘,期房均格就到了22000元/平方米。房东觉得自己的是现房,不应该比期房便宜太多。”张先生表示,自己夹在买家和卖家中间很难做。


   同时张先生也向笔者透露,尽管最近两个月遭遇多次这样的情况,但购房人仍络绎不绝地迈进中介的大门。即使价格涨得快,成交量也是成倍上涨。张先生分析说:“现在房价这样的涨势让大家心里都发虚,买房的怕动手慢了多掏钱,卖房的怕出手快了少赚钱,所以才会普遍出现趁乱要价的情况。”


    场专家分析指出,二手房市场再次呈现出量价齐升的交易特征:7月北京二手房市场的整体交易均价环比再涨3.17%,目前以13341元/平方米的价格创历史新高,同时二手房住宅网签总量增涨了7.37%。由于现在主流房源缺乏,市场需求量却很大,因此累积需求的爆发促使房主坐地涨价现象的频繁发生。此外,在累积需求的释放过程中,一些恐慌性需求也成为了支撑房价上涨的力量。


     六千年前,在荒凉的美洲大陆,聪明的印第安人手握长矛驱赶野牛群。当一只野牛看到身边的同伴跑起来,便下意识的也跟着跑。就这样,个体的选择变成群体的方向,成百上千野牛群一齐狂奔,丝毫不知前方就是高得令人眩晕的悬崖。这种从众心理使得印第安人的驱赶过程变得非常轻松。最后的结局是:受惊的牛群跳下悬崖,成了印第安人篝火旁的美食。而其间没有任何一头牛停下来想想:我们要跑向哪里?”


    六千年后,开发商雇人化装成排队的购房者,故意捂盘不卖,造成房价上涨的假象,然后利用通货膨胀飘忽不定的鬼影恫吓消费者,消费者为了防止资产缩水,避免踏空火暴的楼市行情,恐慌抢购,并相互效仿……历史在惊人地轮回,但不知印第安人那狡黠的目光从时间深处跋涉而来,能否让今天的我们领悟到什么?


楼市滞胀初现 下半年走向生疑


   “七月流火”是个极易误读的词语,几乎大多数人都用它来描写夏季的酷热,其实,它的本意是指立秋后第一个月,天气转凉,傍晚可以看见火星朝西方滚落,出自《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而当下的中国楼市用“七月流火”形容恰恰十分贴切,因为七月最后一周,各地火暴的楼市在成交量上急剧转凉,让投机者和投资者都犹豫起来。


    按照房地产监测机构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7月的最后一周,成都市楼市成交量同比上周下降近30%,位居全国三甲之列。与此同时,北京、广州、深圳、重庆等上半年楼市成交火热的城市在整个7月份楼市成交量均出现大幅跳水。专业监测机构数据则显示,中国楼市风向标之一的广州楼市7月成交量相比6月下降约36%,深圳下降17.4%。


     “7月为传统销售淡季,除2007年外,以往各年绝大多数城市7月份成交量相比6月会有萎缩,成交面积明显下滑;另一方面,由于去年压抑的刚性需求在上半年成交中逐渐消耗殆尽,而现在房价已推至较高水平下,投资性购房者再次出现持币观望。”知名房地产代理机构世家机构认为,在对数据和形式的研究基础上,开发商们放缓推盘脚步,大量减少新房源供应量,导致新增供应处于一个较低位,这就导致了目前楼市处于一个相对胶着的状态。


      戴德梁行研究认为,上半年支撑房地产市场火热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政策性资金、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四个部分。在这四股资金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楼市完成了“去库存化”。


    但在澳洲物业集团湖南代表处总经理包素霞的研究中,海外资金和社会资金进入6月份以来又有了新的变化。“这些资金已经开始有意避开了房地产。”


  而来自银行系统的内部消息则称,部分银行的2009年信贷额度已在上半年就已用完,进入房地产的货币供应将大幅下降。有鉴于此,银监会近期频频重申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改善及投资性购房也开始遭受压抑。


     8月7日,太阳行至黄经135度,立秋。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也许,房地产也要遵循斗转星移的自然规律,既然经历了盛夏的酷热与喧哗,也必将迎来深秋的清凉与静美。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