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事件营销这把双刃剑


      所谓事件营销,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的手段和方式。由于这种营销方式具有受众面广、突发性强,在短时间内能使信息达到最大、最优传播的效果,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宣传成本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流行的一种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

      “封杀王老吉”算是成功的经典案例,2008年5月18日在央视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举办的赈灾晚会上,生产罐装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当场向地震灾区捐款一亿元,这是王老吉企业去年一年的全部利润,人们不禁为王老吉的大手笔捐款赈灾拍手叫好。然而从5月19日开始,一个标题为《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的帖子开始在众多网站论坛、博客等网络空间被热传。帖子称:“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这个正话反说的“封杀王老吉”的倡议,几乎遍及国内所有知名社区的网站与论坛,也迅速提升了王老吉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随后,王老吉在市场上卖断了货的消息在网络空间中一浪高过一浪,“封杀王老吉”实际上是帮王老吉卖出了更多产品。

      成功的事件营销固然能够使企业快速取得倍数效应,然而失败的事件营销也可能收效甚微,“过犹不及”的事件也屡屡发生,从而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比如在今年“五一”期间,网络上迅速流传着一起“红本女”事件。此事最早由搜狐数码公社首发,并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内容是一网名为“京城一剑”的男子,自称手持相机展开了7天7夜追踪美女行动,偷拍的主角是一位开蓝色跑车,手持红色联想笔记本电脑的办公室女郎。“美女+偷窥”,一时间吸引了众多眼球。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那个女孩随时随地都把笔记本电脑拿在手上,举在镜头前。随着网友的顿悟,嘲笑和质疑也铺天盖地而来。网络上还出现了一篇名为《 “红本女”——失败的网络事件营销》的文章,批评联想策划的刻意性和过分完美,从而使这次事件传播成为败笔。

      八匹马传媒网CEO、网络事件营销专家黄相如指出,与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一样,事件营销本身就似一柄“双刃剑”, 运用得好自然会迅速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拉动和提升销量;运用得不好则会成为败笔,对企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黄相如认为,对于事件营销一定要把握好三个要素,首先是创意,品牌需要创意,传播也需要创意。事件营销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抓住“事件”这个亮点来带动卖点,实际上这就是创意;其次是时机,选择一个较好的时机,也是能否取得事件营销的成功的关键;最后就是途径,任何一个事件营销活动,都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予以传播。王老吉和必胜客都是选择了近几年尤为盛行的网络进行传播,具有较强的平民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