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油价和房价的奶酪?


谁动了油价和房价的奶酪?

齐文

一个房价,一个油价(汽油)是老百姓目前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网上更是议论纷纷。究其原因,那就是涨价。房价涨的太高了,老百姓买不起房;油价涨的太高了,百姓用不起车。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须,房价和油价决定了百姓的住和行,价高了,自然引起百姓的关注,骂骂街市可以理解的。

房价和油价太高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土地和石油都是属于资源类不可再生的物质,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和地球上,越来越紧俏也是推高价格的重要因素。但是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

前一段时间,关于谁推高了了房价的争论在网上的热议。一开始,人们众口一词地指责房产商心太黑,政府有关部门也趁机搅浑水,又是限制单位住房面积,又是规范房产销售登记。俨然一副维护购房者利益的面目,于是舆论一律地痛批房产商。之后,有些胆大的发展商跳了出来喊冤,以回应社会舆论的职责。于是惊爆出房价中的大部分被政府收走了!慌了手脚的政府有关部门急忙找了一些政府收钱少的房产项目,煞有其事地“统计”了一番,然后对外宣称:政府收取的土地成本只占房价的23%,云云。统计自然是可以调控的,这是众人皆知的,更何况是不完全的取样统计。于是开发商们也联合起来编了一个“统计”数据,这个数据表明房价的50%以上都交给政府了。

房地产商和政府有关部门统计的两个数据在打架,让百姓们看的是一头雾水,真假不辨。一个字:晕。两个字:眼晕!到底谁动了房价的奶酪呢?前几日,看到北京东四环的一个地块拍卖,开发商最后拍得的土地的楼面地价是16000多元一平米。我用上面的统计数据算了一下,如果按政府给的23%来算,房子盖好后,房价要达到7万块钱一平米,如果按发展商们统计的数据,则只要卖32000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宁愿相信发展商的统计数据是正确的。

在谁动了油价的奶酪这个问题上,我们又看到了同样的一出戏。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高涨,6月份,国家发改委先后两次提高成品油价格,使得国内的汽油零售价超过美国汽油价格的50%以上,百姓哗然。根据国家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可是从61日到30日只有21个工作日,即使国际原油市场天天涨价,你还是少算了一天啊!于是,舆论一致指责石化双雄挣钱不计社会效益。

俗话说,狗急了也会跳墙。在舆论漩涡中的中石化终于坐不住了,今天中石化的权威人士拿出了数据告诉大家,油价高企不是石油公司多收了钱,而是政府多收了税!据中石化提供的这份统计数据显示,以76日的油价水平为例,美国当天的汽油零售价为每加仑261.2美分,其中包含了联邦税18.4美分/加仑以及州税21.72美分/加仑,税占比为15.36%。按照汇率折算之后,美国不含税的汽油汽油价格折合人民币为3.99/升。至于柴油,美国不含税的柴油价格折合人民币为3.83/升。同比之下,76中国90汽油的最高零售价为7543.67 /吨,其中包含了增值税1096.09/吨、消费税1388/吨、城建等税收248.409/吨,税占比为36.22%。由此折算下来,不含税的国内汽油汽油价格3.47/升,比美国低13.03%;不含税的柴油价格为3.38/升,比美国低11.75%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国内成品油价的税负比美国高:美国汽油零售价的税占比为15.36%,而中国的税占比高达36.22%,所以,中国汽油价格的虚高缘于政府收税太多。所以,不讲社会效益的不是石油巨头,而是政府收税太多。

中石化的表态或许不假,在石油生产销售过程中,政府收的税的确高了些,但是。在汽油的生产过程中,以及输送和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是不是过高,难道不是石油大鳄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吗。特别是联想到号称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中石化去年一年的利润就达到1138亿元人民币,而中石化今年一季度的利润也高达112亿元人民币。中国汽油价格的虚高恐怕就不仅仅是税收过高引起的了吧。

石化双雄是国有企业,按理说是应该不应该揭政府的短,不知中石化今天犯了什么病,乱咬起来了?真是老鸹飞到猪腚上,只看见猪黑,看不见自己黑!俗话说:狗咬狗,一嘴毛。中央政府和石化双雄、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只要有一方面让一点利益给老百姓,房价就不会这么高,油价也不会高过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