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五省之旅”传递怎样信息




                    温总理“五省之旅”传递怎样信息

                    鲁宁:2009年7月7日东方早报社论

7月4日、5日温家宝考察山西。这不是一次单纯的考察,而是一连串关乎经济和民生的“望、闻、问、切”的最新一环。6月5日至7月5日,前后五个双休日,温家宝均未休息,他先后奔波于陕、湘、冀、鲁、晋五省,下矿井、进车间、上市场、入高校、访社区,实地了解保经济、保民生、保就业等一系列宏调政策的落实(地)情况。

温家宝的“五省之旅”传递多项重要信息,涉及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就业与民生、农业与农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重要环节。每一项均与业界对当下经济社会情势的判断密切关联。时间已进入下半年,下周中旬将公布6月份及上半年经济运行关键数据。按惯例,本月中下旬将再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总结上半年“共度时艰”之得失,部署并强化下半年“企稳回升”之若干关键措施。围绕中国经济究竟成“V”型还是“U”型走势之争执,一个新的观察窗口已然打开。

7月3日至4日,一向以国家发展战略的国际合作为主议题的全球智库峰会在京举行,本次智库峰会明显跑题,主旨被意外锁定于中国经济。于是,伴随中国政府财经口高官的“集体亮相”,若干经济评价数据提前公布:譬如6月份及半年累计,外贸、外经继续呈现跌势,跌幅均超过两成以上。用电量前5个月均呈负数,6月份总算翻红至正3.6%。鉴于夏季社会用电量有刚性增加因素,单凭3.6%还难以支撑工业用电量明显回升的结论。1-5月份CPI和PPI均为负数,6月份正式数据还未公布,但各大机构发布的预判数据提前出炉,CPI跌幅区间在1.3%-1.5%,PPI跌幅区间在7.5%-7.6%。前者仍在谷低徘徊,后者跌幅继续扩大。
 
判断经济是否“企稳回升”,用电量,集装箱吞吐量,公路货运量,厂房闲置率等四大先行数据更为直观。用电量上文已及,吞吐量和货运量没见公开发布,有兴趣者可查阅交通海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季报一目了然。闲置率的权威数据也没有,但厂房租金持续坐滑梯作了间接回答。
 
品味以上过程数据和先行数据,似很难得出“企稳回升”之结论,但改用投资信贷数据,不光“企稳回升”足以成立,甚至于市场情势的先知先觉者已然发出了警惕通胀的忧虑。1-5月投资增幅接近三成,这是在地方为4万亿计划配套资金只到位40%的现状下取得的,若配套资金不打折,投资增幅自当更为耀眼。银行信贷全年计划5万亿,上半年实际投了7万亿,按此势头,到年底10万亿都刹不住。然而,天量投放货币面临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及经济结构长期失衡两只“拦路虎”,相当部分窜进了股市和楼市两大“行洪区”,春节后股指迅猛上攻,4个月涨幅过50%,平均收益回报却不足20%,说明投机资金炒股已呈疯狂状。伴随北京、上海、广州新“地王”批量现身,连楼市内一贯的“唱高派”潘石屹,都发出了“可能出现比2007年更疯狂泡沫”的警告......

时至当下,中国经济究竟已“企稳回升”抑或仍在“缓慢筑底”,甚至于天量投资和信贷,究竟是海水抑或火焰----面对业界的疑虑和困惑,温家宝借助“五省之旅”反复发声:

其一、只有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才有动力和支撑;只有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才能稳定和可持续。这段话的主要立足点在于首先确保增长,意味着下半年力求“保八”依然是重中之中,增长在前、调整为后。

其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来说明眼下仍然缺乏新的增长点;二来无论是“企稳回升”之需或继续“缓慢筑底”之急,都得依赖高强度的投资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计划”。

其三、毫不动摇地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立场似可解读为,尽管投资增幅再创上一轮经济过热之历史新高,尽管全年5万亿放贷计划上半年就超了2万亿,导致股市、楼市火焰已呈不正常蹿升,但续增流动性仍系下半年至少是第三季度的既定方针。识者所察,后者之立场事实上进一步强化了前二者之立场。

其四、稳住农业,继而稳住农村和农民,保持扶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为稳定基础。

两害相权、两利相权各取轻重。辨析轻与重,处于微观层面的业界人士和社会法人,当可得出如下结论:中央政府大半年来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起了作用的,但成效不够明显,一是今天的调控比亚洲金融危机的调控要困难许多,二是经济结构固疾由来已久,要达致理想状态尚需时日,过程之中,市场机会始终存在并逐渐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