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珠海边检总站出差,总会遇到这里的行政人员抑或有几年资历的公务员,在这段时间也常常被他们问起,问我是哪个总站的?起先有些热情,大概见我有几分从政的可能,只待我告诉他们我是为边检服务公司的,多少会令人失望。
特别是处级的官员,身着白色上衣带有穗头肩章,听到我的回答就略有愠意,或许我不熟悉、不清楚怎么和他打招呼的缘故,他是先与我说话的。其实,年轻的公务员也有这个想法吧,只是碍于见面的“情面”,当然自身涵养不错,还是热烈的交谈,待到转身之后才会变脸色吧。也有一些异性人士,相见也有些意兴,只是知道我的情况后不免失落。
大概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事情吧,现在和我们一起工作的边检技术人员,基本上也是公务员,平日工作和我们交流,日常生活交往大体上比较清淡,他们在一起活动,我们也是自行活动,这种情形只在书本、影视中领略过,不想在这里有了亲身体会。
中国社会并没有什么等级的,只是官员是比较高的。著名高等大学的教师也是水涨船高,社会地位不一般。其实,也并不是说只与公务员交往这样,与其他人群交往也往往这样,这大概还需要时间去与不同人群打交道之后才能有所体认吧,现在及至学校、籍贯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划分人群的因素。
社会地位差异、技术高低差异、人文素质差异等等都决定一方造另一方轻视,人与人之间真的是这样的奇妙。如果论哪一方面都不比别人强,只有个人作弄以悦对方只能加剧他人的轻视与不屑。或许地方行政官员表现亲民,以为可以交往就大错特错了,他们也只是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已,官员这一类人群是最难想清楚的。
记得去年冬天,我网上无意间遇到晶报首席评论员,并MSN联系,并通过他结交北京新京报记者,而且是老乡,我多次想去拜访但最终都打消了,感觉自己与他人在有些方面存在差距,怕被人轻视,不欢而散,只好不了了之吧。也许我的想法过分武断,或者自以为是,但是多少也有对的地方吧。也许将来感觉适合还是可以继续推进的,但是现在我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生活答案,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