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新股IPO影响几何?


    重启新股IPO如箭在弦,今年首单亦花落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月17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修订后的新股网上申购办法与网下发行细则,与此同时,中国证券业协会也发布了《关于做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新股询价工作的通知》。至此,从《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6月11日开始施行,到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已为新股IPO的重启铺平了道路。

    其实,在此这前,关于IPO重启的传闻早已有市场上传开了。就在上周,中国建筑将成IPO第一股的传闻就甚嚣尘上,结果被证实是假新闻。而在6月17日,市场风传三金药业与万马电缆两企业获IPO批文,后来证监会相关人员给予了澄清。事实证明,相关传闻并非是空穴来风。

    至少在近期,新股IPO将牵动着市场的神经。毕竟自去年9月份深市中小板的华昌化工挂牌之后,已有9个月的时间没有一只新股发行上市了;另一方面,股指目前处于2700点以上的高位,新股重启发行,到底影响如何将是市场需要密切关注的。

    证券市场的一大功能是融资功能,显然,在IPO暂停之后,市场已没有新鲜血液的加盟了。因为金融危机,因为去年股指的暴跌,更因为市场投资者信心的丧失殆尽。但是,某种程度上,能否恢复正常的融资功能,亦是衡量市场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的“试金石”。毫无疑问,A股市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表现,是非常不正常的。

    重启新股IPO到底影响几何?有市场人士认为是“利空出尽”,也就是利好;当然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新股发行本身就是利空,并无利好之说。笔者以为,需要结合市场本身的运行状况来分析。

    如果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的角度讲,重启IPO定然是值得庆贺的,从侧面也说明市场人气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投资者信心与之前相比也上了一个台阶。而且,只有市场能够实施正常的融资与再融资活动了,市场才能稳健运行。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启IPO当然可看做是利好。

    但是,毕竟新股发行是要从市场中“抽血”的,对市场资金也会造成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入市信心。而且,新股发行停止9个月,无形中也将增加了今后新股上市的密度,进而对市场形成更大的压力。

    在目前已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的33家准上市公司中,像中国建筑这样的超级大盘股的发行,不可能不对市场产生负面的影响。按照中国建筑、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当初的审核资料,中国建筑欲融资426亿元,光大证券为100亿元,招商证券为80亿元,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此三家企业的融资额度就超过600亿元。如果再考虑到其它30家企业,其影响当然不容乐观。

    目前市场走势重回“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时代,银行、煤炭石油、地产等权重股的大幅上涨,造就的是机构投资者的牛市。而且,就像以往机构“听命”于监管层一样,笔者也怀疑目前市场的虚假繁荣,更多的是“人造”的成份,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迎接新股IPO。而只有股指处于上涨的态势,处于高位的时候,才更有利于上市公司以高价发行实施“圈钱”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启新股IPO,市场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