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幅图是上证指数从2008年4月份一直到现在的日K线图。在这张图片上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关于缺口的一些知识,同时也回顾一下行情的发展。
缺口有四种:
1、普通缺口
对于普通缺口而言,经常出现在波动范围不大的整理形态中,当股价暂时出现跳空缺口后,一般都不会导致股价当时形态和趋势的明显改变,短时间内的走势仍是继续维持盘整的格局。从统计数据来看,这种缺口在3个交易日内都会被回补。但其余三种类型的缺口,则各有不同的特点。
2、突破缺口
突破缺口一般出现在股价打破盘局的初期,当突破缺口出现后,股价会迅速脱离整理状态或当时的成交密集区,一般情况下,突破缺口在3个交易日内,甚至在较长时间内都不会被轻易回补。在股指或股价有明显的趋势特征后,常常在趋势的中途出现跳空现象而形成持续缺口。
3、持续缺口
持续缺口的重要特征是经常出现在行情的加速过程中,同时较少有密集成交形态相伴随。由于持续缺口对行情有助长助跌的作用,因此也一样不会被轻易回补。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此前已有突破型缺口出现,在极端的情况下有时会产生2个以上的持续缺口。
4、 衰竭缺口
当趋势行情即将接近尾声时,由于有多方力量的集中消耗性释放或空方的恐慌性抛售,因而会出现衰竭型缺口。但衰竭型缺口与上述的突破缺口和持续缺口不同,一般很快会在短时间内被回补,同时也常伴随原有市场趋势的结束和一个新的整理形态的开始。
观察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轮从1664.93点启动的行情中,上证指数留下了许多个缺口。其中最明显的有两个,一个是2008年11月10号留下的1762.23-1782.31处的缺口,另一处就是2009年6月1好留下的2635.31-2668.40处的缺口。根据上面介绍的关于缺口的分类,可以很容易看出,前一个缺口属于突破缺口,后一个缺口属于持续缺口,其他的一些没有列出来的小缺口也认为它是持续缺口。
根据道氏理论,缺口的出现以及形态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所谓的“衡量定则”,也就是股市能涨多高的预测。根据缺口的衡量定则来看,持续缺口往往正好处于行情发展的1/2处,那么很容易就计算出,1/2行情的两倍就应该位于3508.39-3554.49处。(如果用1664.93算的话,应该是3605.69-3671.87处。)尽管《股票趋势技术分析》的作者约翰·迈吉在书中一直认为根据衡量定则所计算出来的行情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估计值,实际行情的发展往往会超过衡量定则的预测,但是对于一个上升已经超过100%的行情而言,提高警惕是没有坏处的。
不同的股票并非总是同步涨跌的,在大盘见顶之前就已经有部分股票开始下跌了,而大盘见顶以后依然会有部分股票再创新高。因此,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手中的个股是否已经有坚定的迹象,并借此判断大盘的走势,或许可以多一些把握。
------------------------------------------------------------------------
礼仪:http://www.chinavalue.net/zhengke/Blog_UC_11102.aspx
我所做出的错误投资决策:http://www.chinavalue.net/zhengke/Blog_UC_8810.aspx
随便写:http://www.chinavalue.net/zhengke/Blog_UC_7871.aspx
股票分析:http://www.chinavalue.net/zhengke/Blog_UC_7693.aspx
心理学图片:http://www.chinavalue.net/zhengke/Blog_UC_7359.aspx
医学日记:http://www.chinavalue.net/zhengke/Blog_UC_566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