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读《资治通鉴》2魏文侯:后世帝王的推崇


         魏文侯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一代国君魏国的先祖叫毕公高,是周文王第十五个儿子。武王灭商建立西周后,封高于毕(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遂以毕为姓。在三家分晋时,赵氏获利最多,得到了晋国北部的大片土地,并向东越过太行山,占有邯郸、中牟。魏氏与韩氏笼罩在赵氏的南边,魏氏偏西,韩氏偏东。魏国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国,东边是新兴的韩国,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拉锯争夺的陕地(今河南三门峡渑池、陕县和灵宝地区)。魏国被紧紧地裹在晋东南一隅。魏氏集中在晋东南,虽然在东面还有几块飞地,但都很不巩固,难以建成战略基地。魏国的核心地区是运城谷地,北部是吕梁山,南部是中条山,东部是王屋山,黄河的大拐角包住了魏国的西部和南部。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但也容易被压迫封锁。魏国所处的周边环境很复杂,魏文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围攻,面临亡国的危险,在位执政五十年,为了魏国的富强,先后用其弟魏成子和翟璜、李悝为辅佐,师事子夏孔子弟子、田子方子贡弟子、段干木子夏弟子等诸名儒把儒的地位提到了从来未有的高度,达到了收取士人心的政治目的,是后世帝王尊儒笼络知识阶级的始作俑者;用西门豹治邺,邺县成为魏国经济发达的地区西门豹是魏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就任邺令后,看到国地荒芜,人烟稀少,使深入民间察访,了解到邺县百姓苦于河伯娶妇。邺县境内贯穿着一条漳河,每至夏汛,泛滥成灾。县吏、乡官、巫婆欺骗百姓,说只要给河伯聚妇,即可免除水患。因此,遇到漳水泛滥,便将贫苦人家年轻貌美的少女打扮成新娘让她坐在苇席上,顺着水漂去。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儿一起沉下去了,说是与河伯成婚去了。西门豹弄清邺县百姓苦难之源后,下决心革除此弊。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那巫婆已经七十多岁了,背后跟着十来个穿着绸褂的女徒弟。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姿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熄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以卫国左氏(山东曹县北)人吴起守西河史称吴起贪荣名而好色,但用兵司马田穰苴也不能超过,魏文侯不拘人格,命吴起率兵进攻秦国,大败秦军,魏一举攻占了洛水以东五座城池,并在那里设立了“西河郡”,由吴起任西河郡守。吴起改革了军事制度,创立了“武卒制”,即是经过考选建立的一支常备军队;吴起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哭。拜李悝为政,主持变法大业李悝任相十年,是战国法家始终。

何党生曰:三家分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魏国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修炼内力上。变法和改革的结果,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政权逐渐巩固,国力逐渐强大,成为战国初年一个强盛的国家。后来的秦国献公、孝公和商鞅变法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魏文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的策略,为后世的帝王所推崇,魏文侯的施政经验是中华帝国的一个经典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