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作文成绩


 

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多年来已饱受诟病,效率低下,老师怕教,学生怕学。以作文教学为例,平时上课,一听老师说要布置写作文,一个个愁眉苦脸,叹声不断……如今大部分中小学生作文差到令人吃惊的地步——一篇作文写了不过五六行就写不下去了,还词不达意,文字生涩,错别字连篇。有人调查,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竟没有几个学生能写出超过一页的作文。
什么时候学习搞到这个份上了?是不是几千年来一直如此?
学习可不可以有效率?可不可以快乐?
答案是肯定的,并且理所当然是肯定的。
中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不喜欢写,一提到作文就头疼,愁眉苦脸,很抵触,二是写得不快,思路不开阔,根本就无话可写,一篇作文写个五六行就卡壳了,再也写不下去了。三是写得不好;这“不好”多集中在思想内容肤浅、一般化,构思呆板、没有特色,语言上病句多,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会运用等问题上。
解决这三个问题难吗?不难!一点都不!其实非常简单!
我们认为,写作文就是就是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很多学生平时非常活泼,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差,有的还口若悬河,讲故事、说笑话头头是道,挺生动的。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们这种普遍存在的能说不能写现象呢?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目前把写作文给神圣化了,给提高化了,给模式化了,给八股化了。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一步到位。结果一步到位的现实是十步都到不了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不光是人类,即使是动物,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兴趣。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如此。人类对未知的知识天生就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很多小孩子在上学前都奔着跳着要去上学,可是为什么过不了多久大部分学生都想着逃学呢?甚至有些学生宁愿去干最苦最累的活也不愿去学校呢?
因为学校把他们的兴趣给扼杀了,学习让他们不快乐。不但不快乐,还讨厌,还恐惧。
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首先,要本真地学习。同时要让学生真正领悟学习的现实意义。这两者要好好结合起来,不能有失偏颇。
其次,老师要有幽默感,用幽默的智慧感染学生探索知识的乐趣。
再次。让学生在奋力拼搏历尽艰辛之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拼搏摘取到果实的乐趣。
下面是我们需要解决的第二步问题。解决第二步问题要求我们在学生的初始阶段,我们要告诉学生,写作文不神秘,写作文的要求也不高,就是说出你心中想说的话而已。你想说什么就可以写什么,不要求写得很好,只要能写出来,有话写就可以。这样写作文才不会无话可写,才不会有什么压力,才能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的真性情,写出自己的特色。写真性情的文字远比雷同千篇一律的八股文有价值。每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都会有自己的很多想法,相同的想法,或者不同的想法,我们需要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这种表达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其中书面表达就是作文。这就是作文的本质。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严重地偏离了作文的本质,如此还能教学生写好作文才怪。
以作文题《爸爸》为例。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教育学生通过严父慈母这一主题来写父亲对于自己学业或者做人方面教育的严厉。结果造成了千篇一律的毫无特色的干巴巴的没有真实感情色彩的谎言作文。假得让学生自己都忍不住呕吐。
真正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
作文就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爸爸,独一无二的爸爸。每个人的爸爸都由他自己的特点,别人所不具有的特点。每个人的爸爸都有他自己的故事,别人所不拥有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对他自己老爸的看法、或者想说的话。有这么多活生生的素材和想法,又怎么会无话可写呢?有这么多的不同点,又怎么会写得雷同呢。
除了记叙自己的老爸,如果这篇文章没有体裁限制,还可以写成诗歌、散文、议论文甚至幽默笑话等。除了写自己的老爸,还可以写爸爸在社会上的角色及其作用,对于家庭的意义,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意义,甚至可以拿动物甚至植物它们的爸爸跟人类父亲的角色意义相比,探讨一些哲学上的问题,等等。
一管而窥豹,一叶而知秋。通过《爸爸》这一个题目,就可以探讨出无数的话题,就可以引导出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就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里话,还怎么会无话可写呢?
我们再来解决第三个问题。什么东西都有合格与优秀之分。作文也不例外。在解决了学生愿意写、喜欢写、写得出来的问题之后,我们再来解决把作文写好的问题。
把作文写好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作文写得生动、形象、优美、耐读、有说服力、深刻、有个性、能让人久而不忘,百看不厌,能深入人心广泛传阅久远流传的作品。
当然,学生作文暂不要求达到这种水平。只要写得生动形象深刻有一定创新即可。
如何教授学生写出优秀作文呢?
第一件事。锻炼学生的观察力。从身边事情入手,积累素材。
第二,把成语词典的成语、从其他地方摘抄的经典词句每天早自习诵读。积累语言素材。
第三,鼓励学生坚持看新闻、学好其他科目,积累其它素材。
第四,作文在于精而不在于广。每个学期精选几个题目就写这几个题目,不断地修改,一直把他写好为止。就像达芬奇画鸡蛋一样。
第五,通过教师讲解和鼓励学生看《故事会》《微型小说选刊》等开阔学生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