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股价飙升的原因之一


       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存款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弹性系数保持在1.9-2,即GDP每增加一元,居民的储蓄存款增加2元。到今年六月末,我国居民的储蓄的余额已达5月份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50015.91亿元,,储蓄率为全世界最高水平。居民储蓄率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充足动力。

         据上月央行发布5月份全国居民储蓄存款数据显示,其中活期储蓄余额为88536.97亿元,相比1~4月份资金“活期化”趋势加速,这种情况跟2007年牛市的时候有点像。08年市场过度悲观使得开发商连续收缩开工,导致09年上半年新建住房供不应求,是导致目前房地产价格较快地上涨的原因之一,也是由于追涨杀跌的投机需求的涌入;08年A股一泻千里的行情把大部分投资者都吓回了银行,如今随着人们对股市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所以许多人又将钱从银行搬到了股市,这也是现在股指逐级攀高的原因之一。
        国家仅仅依靠投资拉动并不能改变当前高储蓄的态势,投资拉动必然偏向于政府和资本(要素)的实际掌控者,如果没有有效的二次分配调节,劳动报酬和居民储蓄所占份额将越来越萎缩:劳动报酬占比持续下降;而中国的资本收入占比持续上升,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与中央和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大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教授曾把中国的高储蓄归结为经济体制中有三方面的剩余扭曲,包括金融上的“劫贫济富”、资源暴利和垄断暴利。

       首先是金融结构的扭曲。中国的金融结构基本由四大国有银行和股票市场构成。但是,能够从大型银行和股票市场融资的,往往是那些大型企业和富裕阶层,而雇用了超过80%中国劳动力的中小企业却还不能充分享受到金融服务。此外,这种金融结构人为压低了利率,导致用低存款利率向穷人吸收存款,再用低贷款利率贷给大型企业和富人,相当于穷人在补贴富人,从而导致收入分配进一步恶化。

  其次,中国虽然资源匮乏,但资源税却至今几乎为零。那些被批准使用资源的人几乎都是在免费使用,从而获取暴利。

  最后是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而这些垄断部门很少分红,国资委从2007年才开始要求部分国企象征性地按照税后利润的10%或5%分红,而美国政府部门工业企业的分红水平在50%以上。”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fxzs/20090715/02106480202.shtml

        实际上,中国真正储蓄比例高的部分来自企业和政府,而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居民的最终消费能力,主要应做到变“藏富于国”为“藏富于民”。从宏观上来说,即将企业和政府的高储蓄转移为居民的收入。

 由于国家将资源更多地用于竞争性领域,而用于保障整个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如法治环境、诚信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居住、收入分配等),由于得不到政府财力支持而建设严重滞后。由此使得社会保障缺失导致居民出现大量预防性储蓄,一方面中小企业、民营资本融资困窘,而另一方面金融资源越来越向着大企业、大客户和垄断部门集中,信贷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国内储蓄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转化为有效的投资等等,故此,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投资增长,由此陷入一个“高投资、高储蓄”的恶性循环,随着近年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的迁徙,他们工作的不确定性将会更加严重,也就加重了居民收支预期的不确定性抑制了消费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