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震启 |
个人简介: |
中国书法家协会党总支书记、办公室主任;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协发展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版权协会理事;中国楹联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文化学院教授;承德医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广东书法院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年《当代中国》十大杰出人物;吉尼斯世界纪录《通心堂万米诗墨手卷》创造者 |
致洪烛
吴震启
2009年7月13日
洪烛君原名王军,著名诗人,创作等身。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与余供职一楼。去岁与祁人、杨志学、冰峰、陆建诸君光临余诗书研讨会。今晚小聚,赠《我的西域》,归来读《胡杨与诗人》有感,并书于灯下。
胡杨生死三千岁,
状若长眠实未眠。
不信请君诗里看,
一重境界一重天。
形 式:手稿
书 体:行楷书
规 格:24*32cm
附:洪烛先生诗集《我的西域》封面及艺术简介
附:洪烛先生在《吴震启诗书研讨会》上的发言
我是中国文联出版社的洪烛,我也是写书的,我觉得诗歌和书法有很多艺术的相通性,因为它们都带有一种实用性也带有一种审美性。我觉得书法一直保持的比较好,就是它实用性和审美性互相并进。中国的诗歌走过一条弯路,进入新诗之后,比如,朦胧诗啊,现代派之后呀,比较强化审美性而抑制它的实用性,实质上,诗歌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实用文体,有文化的人要像写日记、写信一样,要会写诗,比如说旅游观光、互相赠答。我参加这个会,感觉吴震启先生使诗歌的实用功能得到恢复,这样也就使诗歌更多的除了保持艺术性的同时带有更多的社会性,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好,谢谢大家。
(文字内容根据洪烛先生在《吴震启诗书研讨会》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