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朗凯特1960年9月采访竞选总统职位的肯尼迪
美国电视新闻标杆人物,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金牌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17日晚上在纽约家中去世,享年92岁。
虽然克朗凯特高寿仙逝,但他的离世依然引起美国朝野以及国际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说,美国失去了一个象征符号和一位好朋友。奥巴马说,克朗凯特的声音能在不稳定的世界中安稳人心,他让美国人信任他,而且从不让人失望。
克朗凯特一生获得荣誉无数,他的众多荣誉或许也由别人分享,但是有一顶桂冠却是被克朗凯特独家拥有,那就是他被称为“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次民间调查中,克朗凯特被看作是“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和“最值得信赖的公众人物”,当时许多听众打心底认为,可以不相信总统说什么,但要相信主持节目的克朗凯特。克朗凯特获得的这份独一无二的至高荣誉经过30年的历史磨练却依然在人们心里闪光,奥巴马称他“从不让人失望”,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裁穆恩维斯称“他是一位伟大的主持人,更是一位伟大的绅士。他是美国历史上最棒、最值得信任的新闻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社会学家季特林说:“他是真相的声音,是可靠的声音”。
在克朗凯特主播的年代,每天晚上大约有两千万人在收听克朗凯特主播的节目。在美国人的心里,他的名字永远与他所处时代的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那段动荡的年代,美国经历了越战、肯尼迪总统遇刺,也完成了人数登月球的壮举,克朗凯特报道过战争、自然灾害、核爆炸、社会巨变和太空飞行,并评论过美国大大小小的重要事件,他生动的新闻播报,让千千万万美国观众跟着他时而振奋,时而低荡,观众昵称他为“沃尔特叔叔”。
1968年,为获得越南战争的第一手消息,52岁的克朗凯特赴越南战争前线采访,在半个小时的《晚间新闻》节目里他向美国民众告诉战争真相,并对美国公众断言:美国在越南已陷入泥沼,“美国领导人的乐观主义屡屡令我们失望,对于他们在乌云中发现的银光,我们再也不会相信,”克朗凯特评论说,“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越南的血腥经历将以僵局告终。”克朗凯特的话让成千上万美国民众怀疑越战的官方版本,他的观众确信他从来不会撒谎,而白宫和国防部不具备那种信誉。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看完克朗凯特越战节目后,上前关掉电视机,感慨说:“如果我失去了克朗凯特,我就失去了美国人。”由此克朗凯特改变了越南战争的走向。
1972年10月,《华盛顿邮报》率先报出“水门事件”时,这桩最终牵扯时任总统尼克松的丑闻真相尚未彻底明了,克朗凯特以敏锐的新闻嗅觉,在同月27日的新闻中,打破每条新闻不超过2分钟的常规,用14分钟报道“水门事件”,使数以百万计的美国电视观众首次了解水门事件背后水有多深。
或许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金牌主持人,在一国之内只要上镜率高,再获得政要首肯或者民意赞许就可以称为一个国家的金牌主持。央视的罗京被称为“国嘴”、“国脸”,在舆论中高调声中“低调退休”的邢质斌也有央视“金牌主持”称号,但是这些由官方或者官方媒体赐予的荣誉称号是否能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呢?13亿人口的中国大地上,每天都在发生或令人兴奋、或使人哀伤、或使人揪心的事件,华南虎事件、邓玉娇强奸案、浙江等地幼女嫖宿强奸案、石首抢尸事件、瓮安事件、四川大竹群体事件.....,公众关注的事件当然是媒体关注的事件,公众关注的事件媒体应该首先关注,公众关注的事件媒体应该帮助公众并与公众一起共同探求事件的真相,在真相的披露中去解惑释疑、去惩恶扬善,遗憾的是对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央视等主流媒体几乎全部失声,在公众通过网络、手机的一线光亮千方百计寻求真相(可能会被称为“谣言”)时,掌握世界上最庞大宣传资源的主流媒体却象没事人一样、就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依然在安稳地粉饰太平。几十年来,在国外比较乱套、风景这边独好的一个腔调、一个面孔中,央视等媒体的新闻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政治说教片、形势宣传片甚至是歪曲事实的荒诞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残害几十万婴幼儿的三鹿毒奶粉,在央视和人民日报的大幅版面中却是被称赞为是经过180道工序严格检测的世界级优质产品。央视的国嘴和金牌主持人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间断播放的说教片、宣传片、荒诞片等三级片的传播人。克朗凯特说“新闻主持人不应该是广播播音员”,被称为中国的国嘴、央视的金牌主持人可能连一个称职的播音员都称不上,几乎被民众抛弃的新闻联播试图以接近民生的姿态改版,新闻联播试图改版既是自我反省,客观上也否定了所谓国嘴、金牌主持的人生价值。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新闻的价值在于探求真相,曾经采访邓小平的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华莱士主持的新闻节目就是在“黑幕十丑闻”的追求中铸就了其个人和节目的辛辣风格,而克朗凯特把电视主持人由简单的新闻朗读者提升为真相仲裁人。当克朗凯特的真相报道而免使美国更多的生命和财富葬送在越南战场的时候,当克朗凯特对两国领导人的访谈而促使以色列与埃及开始和平外交的时候,深受美国公众喜爱的“沃尔特叔叔”也就自然成为美国人民“最信任的人”,也是他们公认的金牌主播,对比克朗凯特和他的新闻节目,我们也就不奇怪,当官方媒体在为字正腔圆的播音员贴上“国嘴”、“国脸”、“金牌主持”的标签时,老百姓却为什么给他们以“棺材脸”、“留声机”、“肉喇叭”、“鹦鹉”这样与媒体赐予的截然相反的称号。
我们在敬佩克朗凯特追求真相的精神时候,我们更应该以克朗凯特和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句话来警醒自己。成就“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让一个国家能有一个叫公众信任的公众人物需要一个宽容的环境,克朗凯特说:“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管理人员从来没有给晚间新闻节目任何压力,以迎合政治或商业的需要,”而对于克朗凯特的独立的真相仲裁,时任总统尼克松却只能去迎合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去迎合一个叫公众信赖的公众人物,“失去克朗凯特,我将失去美国人民。”无论是总统还是平民,他们都要折服于真相,遮掩真相只会刺激探求真相的好奇心更加强烈,歪曲真相又只能使波动的情绪更加心神不宁,奥巴马说“克朗凯特的声音能在不稳定的世界中安稳人心”,虽然我们具备有世界上最为敏感的神经,但可以肯定地说,奥巴马的这句话不是针对中国讲的,但是中国人可以把这句话当作为是针对当今中国的一句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