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地震何以多发?


 

官场地震何以多发?
 
今年3月以来,湖北省黄冈市所辖的麻城市陆续有官员被查,先是该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陶兴文被黄冈市检察院带走调查,随后,该市建设局局长夏桂松和副局长熊文俭被黄冈市纪委双规。但真正引起震动的事情发生在515日,麻城市委书记邓新生被省纪委双规,531日,麻城市委常委、副市长徐圣贤被黄冈市纪委双规。(71日中国青年报)
 
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多名地方高官短时间内相继被查,在当地产生震荡的剧烈程度可想而知,用“官场地震”来形容绝不为过。联想到前不久深圳市长许宗衡落马在当地引发的“官场地震”,其震级远比麻城高得多。而类似的官场“震灾”在其他地方或部门并不鲜见,严重毁损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挫伤民众的信心指数。
官场地震何以频频性,笔者以为主要有如下三大因素。
一是“地基”不牢。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让人心惊肉跳的“楼脆脆”事件给我们最大的警示就是,如若地基不牢,貌似巍峨的建筑不过是弱不禁风的墙头草,即便不发生地震,也可能瞬间自己垮塌。官场同样如此。如果入党关守不严,用人关把不好,干部队伍的思想基础不坚实、不牢靠,就经不起形形色色的诱惑、拉拢和腐蚀,甚至自甘沉沦,结党营私,成批、成片倒下也就不足为怪。
二是“非正常开发”得不到有效遏制。上个月发生的重庆武隆铁矿乡鸡尾山山体崩塌事故至今都让人感到后怕,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无良矿主过度、违规开采所致。官场如同一个巨大的矿场,如果正常开展权力开发,则可以建设社会,造福民众,一旦被非正常开发,结果则相反。眼下反腐败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对行贿者似乎显然过于温柔,这样的“温柔”大大降低了非正常开发的风险,使得行贿人千方百计、极尽所能地把官员“拉下水”,意志稍不坚定者很难招架得住。
三是“防震抗震”技术措施跟不上。比如群众呼声甚为高涨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迟迟推不开;用人、决策等方面依旧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开透明;重抗轻防,官员出了问题或者问题严重了才去查处,平时的党内监督、行政监督乏力,等等,虽然不时有腐败分子被揪了出来,日常也没少开展宗旨教育、廉政教育,但并没有能够真正从思想深处触动,从纪律、制度、机制方面去有效遏制,滋生并助长了一些官员的贪婪欲望和侥幸心理,产生较大面积的“地质灾害”也就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