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本《光荣册》,册上受表奖的个人,90%以上是党政机关各部门的“一把手”和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
由此,我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非常流行的口号: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当时,这个口号在广大党员、干部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那个年代,人民生活水平很低 ,单位搞福利分房、涨工资分配指标、评模选优都非常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干部都会主动把这些好事让给群众。这在当时已经习惯成自然。所以,那时候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非常好,党员的威信特别高。可是现在,有个别领导干部见荣誉就上,对此,群众颇有一些议论。我们常说,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这种“特殊”性,充分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表现为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危急关头能够视死如归。除此之外,共产党人没有任何“特殊”可言。
前不久,从书上看到俄国十月革命后一件感人的事:1922年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尚未最后结束,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在列宁的领导下,开始着手恢复被破坏的国民经济。在西伯利亚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有一个火车司机忘我奋战两昼夜,为核定燃料消耗做出了较大贡献,有关部门写了材料为他请功。当时担任交通人民委员的捷尔任斯基一边看事迹材料,一边高兴地点头称是。末了,他问了一句:“他是共产党员吗?”有关负责人回答:“是的,是个很好的党员。”“那就什么也不需要了。”捷尔任斯基说:“因为他只是履行了一个党员应尽的义务。”捷尔任斯基赞赏那位火车司机的革命精神,却没给这位火车司机评功,原因是这位火车司机是个共产党员。作为党员,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党员应该做的,是共产党员应当履行的义务,所以“那就什么也不需要了”。这就是共产党员同一般老百姓的区别。
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是一个党员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党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和正当权益的具体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正确行使党员的权利,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用党员的标准、党的宗旨、职责使命、时代要求、群众评议等多把“尺子”量长短、找差距,与时俱进。这是我们党经受各种考验、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赢得群众支持、保持事业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
我想,对于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来讲,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个口号并不过时,在反腐倡廉的今天,党员干部更应该做到: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
在荣誉面前
评论
33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