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市场油价逆涨


  平淡市场油价逆涨

  调价不期而至,让本已平淡的市场雪上加霜。国内汽柴油价格短暂抬高后,又匆匆下滑。

                                                                                             文/  王秀强

  就在贸易商们盘算着低价优惠出货时,6月30日发改委突然宣布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600元。

  这是一次意外的调价,市场对调价预期已明显回落;这是一次颇有争议的调价,发改委被指逆势调价;这是一次颇有戏剧性的调价,调价不久汽柴油价格便大幅下跌。

  调价不期而至,让本已平淡的市场雪上加霜。7月1日,国内汽柴油价格短暂抬高后,成品油价格再次出现下滑,一些地区甚至跌回调价前的价格水平。

  市场交易者摸不透发改委的心思,更看不懂国际油价的走势。平淡的市场让交易者早已焦头烂额,而此时国内终端消费仍没有实质性恢复。

  调价不期而至

  6月29日下午5:30,大连中北亚石油销售公司业务经理张刚收到金银岛网交所发来的短信息:发改委将于30日零时起上调汽柴油价格每吨600元。

  张刚将信将疑,他第一时间向做石油销售的朋友求证。巧合的是朋友们同样收到相同的信息,每个人都琢磨不定。从4月初一直到5月底,张刚不止一次地听到发改委调价的传言。每次一有消息传出,市场上控量惜售的氛围就格外强烈,他都会谨慎地购进一批高价油,两万多立方米的油罐满满当当。

  直到6月1日发改委才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400元/吨,远低于市场预期,调价时间也远远超过22个工作日。此次调价之后,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6月底在70美元左右震荡徘徊,再加上国内成品油需求不旺,成品油批发价格稳中有降,交易过程中多优惠,市场对调价预期有所降温。

  “6月30日距离上次调价恰恰有22个工作日,发改委会在今天晚上调价吗?一个月内上调两次价格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又能摸准决策者的意图。”张刚反复犹豫,徘徊不定。

  思索再三,为了保险起见,张刚取消了6月29日下午的一笔大额柴油交易,也没有进货补充库存。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这次调价的消息准确得出奇,发改委在6月30日零时果然上调了汽柴油价格600元/吨。

  按照以往经验,一旦国家上调汽柴油价价格,两大公司和中间商就会第一时间调至最高批发限价。而这次不然,调价第一天包括两大公司在内,交易商开始观望,迟迟不肯报价。在湖南地区,中石化报价较早,但未直接执行最高批发限价,中石油观望暂不报价;合肥、南昌、武汉等地交易商最先按批发最高限价执行,下午又重新做调整,柴油批发价在最高限价基础上下调幅度在50-200元/吨不等。

  调价第一天,市场价格就经过了这样反复不定的过程,这似乎为几天后的降价埋下伏笔。

  7月8日,当记者再次与张刚取得联系时,他正在为柴油批发价大跌而烦恼,当日大连市场社会单位0#柴油报价5900元/吨。由于柴油处于需求淡季,中间商出现集体抛售行为,批发价格大跌。

  与此同时,国际原油价格连续五个交易日下滑,纽约商业交易所8月期轻质低硫原油合约下跌1.12美元,收于62.93美元/桶,能源市场的基本面疲软促使交易者加大了出售力度。张刚说他已经提前做好亏损几百万元的准备。

  “根据目前国际原油走势和国内市场平淡的态势预测,国内成品油价格有下调的可能。与一个月前相反,市场对调低价格的预期增强。社会经营单位开始抛售,担心自己成为低油价的接盘者,极力降低库存。”张刚说。

  “与五月底市场控量惜售不同,现在市场上资源充足,想进多少就进多少。但是,没有人愿意将巨额资金压在手里,市场交易平淡,降价是目前抛售的唯一手段。”张刚忧虑地说,他预计自己将在这次抛售中亏损几百万元。

  “天都快不下雨,改下油了!”张刚用调侃的语气概述当前的资源状况。

  

  市场先涨后跌

  与以往调价不同,6月30日价格调整以后,汽柴油价格先是大幅上涨,随后出现戏剧性地一幕,全国各地纷纷下跌,一些地方跌幅抵消本次上涨。

  记者注意到,调价第一天国内大部分地区均积极响应,主营、社会单位和地炼报价纷纷上扬,柴油全国批发均价上调幅度在400元/吨,汽柴油批发价部分地区未上调到位。

  金银岛提供的数据显示,6月末国内90#汽油均价7090元/吨,与上月末比涨790元/吨,涨幅达12.54%;93#汽油均价7409元/吨,较上月末比涨721元/吨,涨幅10.78%;柴油均价6376元/吨,较上月末比涨672元/吨,涨幅11.78%。

  就在调价的三天之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由于国内成品油需求严重不足,高油价缺乏基本支撑面,成都、昆明、南昌、合肥、浙江、福州等地均出现每吨200元—500元的跌幅,重庆、成都地区下跌幅度全国最大。重庆柴油下跌 100多元/吨,汽油价最多降了500元/吨,几乎抵消了600元/吨的涨幅。

  紧随其后的是国内市场的全面下挫。调价一周之后,全国各地均出现价格下跌。山东地炼近日来汽油累计下挫200-250元/吨,90#汽油主流价5900元/吨左右,93#汽油主流价5950元/吨;柴油累计下挫200元/吨左右,主流报价在5750元/吨左右,且成交均有优惠。

  7月8日,阿里巴巴化工资讯市场监测显示,华北市场区内汽柴油整体行情继续下行,主营单位90#汽油主流价格在6950-7100元/吨,93#汽油主流价格在7300-7400元 /吨,0#柴油主流价格在6250-6350元/吨。当前地炼的低价资源和社会单位的低价放量对主营单位的销售造成了严重冲击,各地区的主营单位出货情况普遍不佳,纷纷加大了优惠幅度,但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促销效果仍不理想。

  北京市场购销气氛依旧平淡,部分业者为减少库 存,出货积极性较高,主营单位出货受到冲击,销售情况更不理想,近期市场行情疲势难改。中石化国标0#柴油批发报价6300元/吨,最低成交跌50元/吨到6200元/吨。中石油国标0#柴油6300元/吨。社会单位国标0#柴油报价跌250元/吨到5950元/吨。

   天津市场交投气氛较为清淡,行情仍不见好转,业者购进积极性不高,终端需求相对疲软,主营单位受到地炼低价资源冲击,销售更显困难,汽柴油出货优惠幅度加大。

  金银岛网交所分析人士认为分析,短期内国内市场恐难好转,“跌”仍将是主流,供大于求、需求不做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

  本次出厂价调整之后,国内炼厂盈利水平依旧较高,据统计主要炼厂开工率在6月份保持在84-85%左右,而预计7月份将在83%左右,炼厂生产积极性较高,供应量难以减少。从库存上看,华东主要炼厂库存量在80-81万吨,依旧保持在偏高的水平。

  在供应充足的同时,需求并没有跟上,当前正值国内雨季,特别是南方地区,降雨明显成灾,对各行各业都有严重影响,需求难勉出现萎缩。在整体行情低迷的情况下,部分前期贸易商急于出货,市场不断出现新低价,拖累行情下挫。久而久之,形成了利空的连锁反应,越跌越疲。

  连日来,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国内市场没有太多利好消息,而且终端需求疲态难改,市场充裕的资源逐步消化亦尚需时间,基本面恐延续低迷态势,各方均继续面临沉重的库存与销售压力,降价可能性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