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完善高考加分政策迫在眉睫
柏文学
小学开始学奥数,中学去拿全国大奖,高考保送北大清华……这似乎是很多家长为孩子拟定的一条成才捷径。为实现这个梦想,很多家长不惜挥舞着棍棒,驱赶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奥赛培训班。昨天记者从重庆市教委了解到,从今年起,重庆市将逐渐全面取消各类学科奥赛的升学加分。(重庆晚报7月14日)
高考加分政策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公平。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大公平之中可能蕴涵的对部分特长生的不公平。所以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
然而,初衷和结果往往很不一致,理论和实践常常差距相去甚远。由于我国社会诚信系统数据库及其运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先祖的诚信文化遗产遭受破坏之后还没有很好恢复,诚信文化还远远没有深入人心成为精神习惯进而积淀为内在要求。所以高考加分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混乱,徇私舞弊事件越来越多,权力的干预越来越明目张胆,加分俨然沦陷为“钱权俱乐部”。
因此,高考加分实施过程的公平性饱受质疑。可是社会公平是人心所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高考制度的公平不容蹂躏,高考加分必须有利于公平而不能破坏公平。从而高考加分制度的科学性与完善性亟待审视。作为国家的教育管理部门,教育部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所以,重庆将全面取消奥赛升学加分,实在是对教育部对于高考加分管理严重缺位的无奈和批评。
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以及广大考生对高考公平的呼唤,全国不少省份对高考加分政策有了调整。这些亡羊补牢之举都不能代替教育部的本职作为。加分安排的权力必须收归教育部;加分项目必须全面瘦身;无法实现公平的加分项目一律取消;加分的规则需要细化和严谨;加分的整个操作过程都必须透明;公开信息必须详细规范;对于徇私舞弊的加分案件处理,应当严厉惩罚操作者,而不是考生。
《重庆将全面取消奥赛升学加分》
http://news.163.com/09/0714/02/5E59L1V1000120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