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和谐中的中国智慧
著名的中国社科院易经大师余敦康在对易经进行现代诠释的时候,说过一句非常概括的话:“中国智慧在易经,易经智慧在和谐”。他认为,易经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治国平天下的战略思维。据他看来,中国人虽说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学过易经,但却无不继承了时代传承的易经文化的基因,从而在自己的思想言行中,将易经的内涵和精髓融会贯通。和谐是易经的核心思想,在2004年我们国家确立了将和谐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纲领,这既是对中国古老哲学思想的正本清源,更是我们对建国五十多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啊。
在我们曾经的记忆中,我们是靠革命和斗争起家的。在共和国的前三十年的历史上,从建国之初的“镇反”、“三反”、“五反”,到后来的“反右”、“反右倾”,再到之后的“四清”“社教”和“文化大革命”,以及一系列的“大字报”、“大批判”、“斗私批修”、“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各种名目繁多的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将每个人搞得神经高度紧张,谁都在时刻警惕着那个“睡在身边的赫鲁晓夫”。在那个始终“绷紧着阶级斗争这根弦”的年代,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整个国家,统统成了阶级斗争的战场。我们经过那个荒唐年代的人,都亲眼目睹了家人反目成仇、每个小小的单位都是牛鬼蛇神成群结队的悲哀场景。多少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那些“文攻武卫”、“用鲜血和生命誓死捍卫文化大革命”等极端口号的煽动与蛊惑之下慷慨赴死,成为一个个愚昧无谓的冤魂野鬼。在那个时候,我们四面树敌,总是假想出那么多“亡我之心不死”的阶级敌人,大到帝修反、封资修,小到走资派、叛特反、地富反坏右。在时刻保持斗争警惕的革命群众的雪亮眼睛里,敌人时刻都在磨刀霍霍,我们要为了革命事业时刻准备抛头颅、撒热血,为革命事业而献身。这些曾经的政治教育,尽管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了,但其深刻的历史教训却是值得我们牢牢记取的。
我们如今经常对那个曾经有着“鲜血凝聚的革命友谊”近邻的穷兵黩武,感到荒唐而可笑。自己的百姓连粥都喝不上了,整个国家民不聊生、一贫如洗,但却总是虚拟出别人要对他进行武力入侵的幻觉。这些伎俩,作为过来人,我们实在是太熟悉了。每当看到我们的这个可怜邻居的可笑表演,就不禁想起我们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认识,当年那场“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争论,大概起了非常负面的误导作用。当年以康生为首的一伙祸国殃民的阴谋家,通过绝对化的方式,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家与工人、地主与贫农的所谓阶级斗争的不可调和,来解释一分为二,鼓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无产阶级要靠坚持不懈的阶级斗争来解放全人类。而将主张化消极为积极、化敌为友、天下大同的合二为一,歪曲成主张阶级调和、是要让无产阶级重遭二茬罪、重受二遍苦。由此看来,理论的作用的确太重要了啊,一个哲学观点理解的不同,就可能葬送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千秋大业呀。这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理论上彻底推翻了那些极端、虚伪、谬误的歪理邪说,使中国的发展战略由“革命”转到了“建设”的轨道上来,由坚持斗争变成追求和谐。也许就是因为经历了吃不饱肚子、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得不到保障的荒唐、短缺的岁月,人民才从那个“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革命梦幻中,真正醒悟了过来。
三十年前,那场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真理标准的讨论”使我们的改革开放确立了坚定的方向;五年前,“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无疑会成为我们中国争取更有利的国际环境、化各种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加快我们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又一里程碑。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我们国家现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确要比前更加实际了,我们不再去做那些到处援助各国的“共产党、游击队”那样的傻事情了,而是坚持不干涉人家内政的做法。在处理台湾的问题上,不再坚持所谓的“社会主义原则”了,而是用民族大义来求得更高层次的和谐了。其实国家如此,我们每个公司、每个家庭、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嘛,在企业中,尽管免不了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但又真的有哪些是完全不能化解和调和的呢?在一个家庭里,大事小情儿、磕磕绊绊,总是难免,但那就值得撕破脸、绷脸造吗?当然不会的了。我觉得,一些家庭矛盾被激化,一定与那些文革残留的遗风有关,如果大家都能坚持从维护和谐大局、追求自己实在的幸福出发,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许多人都认为是最难的事情之一,而在我看来,如果你真正具有生存的智慧,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坚持自觉替对方着想,拥有一个好人缘则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可见,和谐是我们治国安天下的战略,也是我们持家为人的行为准则,坚持了这一条,幸福就会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