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莲花河畔景苑”的倒掉(周仕凭)


  论“莲花河畔景苑”的倒掉(周仕凭)

  

  听说,上海闵行区的“莲花河畔景苑”一栋13层在建商品房突然倒掉了[①],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商品房,光光鲜鲜的遍布于各大城市之间,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

  房地产对改革开放的贡献,不可低估。但我也听说了这样的故事,网友说的:以前,有个地主有很多地,找了很多长工干活,地主给长工们盖了一批团结楼住着,一天,地主的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有点钱了,他们住你的房子,每月交租子,不划算,反正他们永远住下去,你干脆把房子卖给他们起个名堂叫做-----公房出售!告诉他们房子永远归他们了,可以把他们这几年攒的钱收回来,地主说:不错,那租金怎么办?谋士说:照收不误,起个名儿,叫物业费!地主很快实行了,赚了好多钱,长工们那个高兴啊!

  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城镇了,有钱人越来越多,没地方住,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又有钱了,咱们给他们盖新房子,起个名堂叫做旧城改造,他们把手上的钱给我们,我们拆了房子盖新的,叫他们再买回去,可以多盖一些卖给别人,地主又实行了,这次,有些长工们不高兴了,地主的家丁派上用途了,长工们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地主又赚了好多钱。

  又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大城市了,有钱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更值钱了,谋士对地主说:东家,咱们把这些长工的房子拆了,在这个地方建别墅,拆出来的地盖好房子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款还能赚一笔,地主说:长工们不干怎么办?谋士说:咱给他们钱多点儿,起个名堂叫货币化安置,咱再到咱们的猪圈旁边建房子,起个名堂叫经济适用房,给他们修个马车道让他们到那边买房住,地主说:他们钱不够怎么办?谋士说:从咱家的钱庄借前给他们,一年6分利,咱这钱还能生钱崽,又没风险,地主又实行了,长工们拿到钱,地主的经济适用房到现在才建了一间,长工们只好排队等房子,直到现在,还等着呢。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恶毒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干的。这个故事杜撰了一个“地主”与“长工”之间的矛盾,地主丧心病狂、变着花样剥削长工。但怎么看都与现在的现实不符,改革开放的形势谁敢说不是一派大好?!

  如果不去探讨意识形态,只就这个故事而言,我总觉得是缺少一点什么,思虑良久,一直没有个头绪。直到“莲花河畔景苑”在建商品房的倒掉,我才幡然醒悟:原来,在“地主”与“长工”之间,还有一个 “中间人”,这个中间人就是开发商。

  关于开发商的故事就太多了,其发家史更不光彩。据说,刚开始的开发商是打着参与政府城市改造的旗号,向地方政府主要领导送钱,然后领导签字批地,开发商拿着批好的土地到银行做质押贷款,银行的钱拿到后就买砖头,砖头刚到工地就卖楼花了,整整的一个“空手套白狼”。

  什么叫开发商?说白了,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说的“资本家”,马克思曾经对资本家下过这样的定论:“在100%的利润面前,资本家将践踏一切法律!在300%的利润面前,资本家将甘愿冒杀头危险。”

  上海市闵行区一幢13层住宅楼发生楼体倒覆事故,毫无疑问,这是一起非常恶劣、影响巨大的事故。为什么这么说呢。台风、地震这类自然灾害,我们不能阻拦它的发生,但矿难、桥梁断塌、交通事故却是可以避免的,而住宅楼开发这种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发生整栋倒塌事故,更是难让人原谅。其恶劣影响倒不是死了多少人,而是让千千万万居民提心吊胆,如果连房子都不安全了,这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操心的事?

  商品住宅价格偏高,还在继续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市场规律使然,虽然民众不愿意承受这一事实,可皆竟还能理解。如果让民众花高价钱买了商品房,还在为其质量担心,那就没有任何道理了。

  如果这一事故属于“豆腐渣”工程,则企业的胆子未免太大了,敢拿几百户的居民生命开玩笑。据媒体报道,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有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注册资本仅800万元,以前开发过几个小型楼盘。后又有媒体爆料,说政府官员是开发商的大股东。尽管事故调查结果未出,但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门槛低、鱼龙混杂、官商勾结却是不争的事实。

  有网民这样调侃开发商:“钱都给你了,难道你还要要我的命?”这句话虽然具有“恶搞”的意味,但也真正的揭露了开发商的“黑心”——为了“提高质量”,应付检查,他们把地上部分做得光光鲜鲜,13层的楼房直到“卧倒”时,窗子玻璃都基本完好,“躺下了还保持优雅的姿势”,谁要说质量有问题,我跟谁急!

  但地下部分呢?哪个监管部门也不会像挖“害虫”一样,检查楼房的基础是否牢固、桩基是否够深、桩里是钢筋还是竹竿。也许正是因为这么一点小小的空子,却被开发商作为“开源节流”的突破口。这可能是“莲花河畔景苑”在建商品房突然倒掉的真正原因。也许“砖家”会给出楼房倒塌的多种原因:如“防汛墙塌方”、“建地下车库”、“地基松软”等。

  对于这起楼房“卧倒”事件,我除了要表示对一名逝去的工人表示哀悼外,心情还是比较平和的,通过这件事,起码可以提高民众如下三个认识:一是可以在看清开发商是多么的“黑心”的时候,将钱袋子捂紧了,什么时候房地产质量上去、价格下来,咱再买;二是不要相信什么买房子可以享受政府补贴这些鬼话,很多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开展“救市”的真正意义就是在往自己的口袋里装钱(有政府工作人员参股);三是在买房时,既要看地段,也要看看上面,看看下面。上身穿西服打领带、下身穿着裤衩播音的事我们也不是没有见过,这个社会,啥奇迹不是人创造的!?

  写到这里,时近中午,我也不想再费口舌,除了想像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结尾部分说两个字——“活该”外,实在无话可说,这样也好,也给读者诸君留下一些评判的空间吧。

  

  二〇〇九年七月一日

  

  [①] 2009年6月27日早上5时30分左右,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位于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路口的“莲花河畔景苑”一栋13层在建住宅楼突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