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殷的几谏
古代有武死战文死谏之传统,翻开一部《资治通鉴》,几乎每页都有一个“谏”字,每卷都有文死谏的例子。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唐太宗采纳魏征之谏言,因为谏言之用,大矣,文死谏,贵矣。可是,当我们看到有那么多的文臣因为进谏而掉了脑袋,我们对于言官的做法就有一个检讨和反思之必要了。那么多的言官,因言获罪,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当然是要归罪于皇上的刚愎自用,听不进批评意见。可是,除了唐太宗等等少数几个皇上善于纳谏,那么多的皇帝总是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为什么呢?
大臣们的动机,不用怀疑,都是为了皇上好,我们只能从方式方法上找裂缝了。还是老话,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给苦药包糖衣,给忠言配和弦,也许是一种选择。但是,如果皇上不懂音乐、不好吃糖呢?
这,就要考虑言官的问题了。知可言而不言,失人,失去一个英明的皇上,这是做臣子的天大的罪过;可是,知不可言而硬言,则是失言,俗话说的对牛弹琴的就是了。
话说十六国时代,汉主刘聪,是一个暴君,杀人无算,后宫也算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佳丽了。
刘聪喜欢吃长江鲥鱼和洪泽湖大闸蟹,可是,今年忽然断供了,问题很严重,刘总很生气,就杀了渔业部长。口中无味,刘总就到汾水那儿去看打渔的,吃个海鲜。时间晚了,就没有回宫。多大事啊,就拿当是下基层搞调研好了,反正也不是微服私访,有总统卫队的。可是,这让中军大将王彰很忧虑,就进谏了,把话说得很难听,又是亡党亡国啦,又是阿桀阿纣啦。还说,如果遇到恐怖分子,弄得社稷无君,可怎么得了!你听听,你听听,这是什么话儿?这是咒朕啊。刘总发怒了:“拉出去砍了!”幸好王夫人知道这事儿了,为王彰求情,这才捡回一条小命,关牢里了。后来,太后张氏知道了,绝食三天,哭天抹泪,要刘聪为王彰平反昭雪,刘聪说:“我那天喝醉了,说话不算数,把王彰放了吧。”
不过是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就这样的给皇上撂挑子,这还得了。不杀几个谏臣,这朝廷还能剩下人么?刘聪看上了一个叫王沈的官员的养女,要纳为皇后,尚书王鉴等几个大臣觉得这事儿太大了,又搬出一大套理论来,尤其是拿赵飞燕来说事,中心思想其实很简单,就是王沈的养女名不正言不顺,是不能做这么珍贵的皇后的。这叫什么事儿?皇上讨个女人,咋就这么难呢?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你不让人家讨老婆,这可不是一件积德的事情啊。刘总很生气,问题很严重。刘聪就让儿子刘粲找个理由,把王鉴等几个大臣都杀了。
在干部任用问题上,君臣之间意见不一了。刘聪要提拔王沈,因为,纳了人家的养女,自然是要给老爸一点儿实惠的啦,这是朝廷里公开之秘密,前任都是这么做的,后人也都学者。可是,大臣们不干了。太宰王易又给刘聪提意见了,刘聪没有采纳,太宰竟然郁闷而死。这让王易的同僚陈元达很伤心,因为,王易是自己事业的引路人啊。现在,引路人走了,自己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于是,也自杀了,追寻他的导师了。
同时代的刘殷就没有这么倒霉了。这和他的几谏学说有关。刘殷是刘聪的大臣,位置很重要了。可是,人家并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做人很低调。刘聪召开内阁会议的时候,别的大臣慷慨激昂,语惊四座,刘殷却装聋作哑。可是,等到散会之后,刘殷留下来,和汉主刘聪唠嗑,这才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刘聪改变主意,刘聪觉得这个相国很体谅自己,给自己面子,对刘殷就网开一面,从来没有给他难堪。刘殷临终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们:“事君务当几谏,凡人尚不可面斥其过,况万乘乎!夫几谏之功,无异犯颜,但不彰君之过,所以为优耳。”
什么是“几谏”呢?这话出自《论语》,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做儿女的,自然是应该提出来的,可是,不要多说,几者少也,几谏的对立是数谏,一之为甚,其可再乎?不可,万万不可。父母如果不采纳,也不要有不高兴的表现,还要比以前更加孝顺父母,这才是孝子。
中国古代以孝治国,这个孝,是对父母的,对皇上呢,就是忠。刘殷把皇上当父母侍奉,因此,才有几谏的理论,这是何等的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啊。可是,王鉴等等,就不这样了,他们倚老卖老,一副真理在握的样子,哪里是在侍候皇上老爷,简直是在训孙子,在温良恭俭让的国度,这是不是有点儿不合时宜呢?都是革命队伍里的同志,不要这样暴风骤雨嘛,应该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嘛,不能以为,是为了皇上好,为了社稷着想,就可以无所顾忌、信口开河了。不是说伴君如伴虎么?不是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么?为什么一到了进谏言的时候,就什么都忘记了呢?你以为你是谁?你是武松啊?
我们的文官们都有一种冲动,一种为国捐躯的冲动,他们胡同扛竹竿直来直去竹筒倒豆子哗啦就完。一句话,没有被采纳,就说人家是昏君,就国将不国了,就世界末日了,就以头抢地,又是绝食,又是自杀的,搞得皇上很烦。怎么就不能学一学曲线救国?怎么就不能委曲求全?怎么就不能给皇上一点时间?皇上也是人(人中之龙,还是没有脱离人嘛,是人就要犯错误嘛),讨个女人,修个陵墓,是奢侈了些,铺张了些,可是,这不是也反映出国库雄厚、天下太平嘛。这不是也给子孙后代留一只饭碗嘛,万里长城,兵马俑,还有十三陵什么什么的,赚回来的早就弥补了花出去的了。得有长远眼光。要有一千年、两千年的投资耐心,要炒长线。倒是你们这些拎不清的大臣们,活得太仓促了些,太逼仄了些,为了一己的所谓忠诚,而损害了皇上的威严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让国君在黑暗中摸索,你到天堂里享清福去了,这哪里是忠,简直就是临阵脱逃嘛。(五月二十二日)
通联:222004江苏省连云港市朝阳西路46号华茵办公楼502室杨树民15061306310